
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策划的全球“乡村·未来“展览于2020年2月20日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和相关研究是AMO建筑智库联合世界多家院校与学术机构共同完成的成果,其中包括哈佛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这是一场探讨紧迫的环境、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的独特展览,展示非城市地区、偏远乡村和荒野地区的重要变化,即占地球表面98%的没有被城市所占据的区域。
本次展览占据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圆形穹顶空间,用装置式的手法展现过去几年的乡村研究成果,当游客沿着著名的螺旋循环路线上行时,故事随之展开。古根海姆美术馆圆形穹顶建筑的每一层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来探讨乡村议题,如现代休闲概念、政治力量主导的大尺度规划、全球气候变化、移民、生态系统、市场驱动的保护,以及其他正在改变世界各地景观的激进实验。这次展览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这些“被遗忘的领域”上,而“乡村·未来”为我们提供了对未来的展望与猜测。
在库哈斯看来,这场展览精彩在于,它与艺术无关,与建筑无关。这是一个关于社会学、人类学、生物政治学的展览,将在这里持续展出六个月。
联合国在2007年预测,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增加到70%至80%,随着城市变大,农村正在失去居民,但它不能缩小。鉴于此,城市生活正在加速农村的组织化和自动化。

图片来源:AMO
中国乡村在全球非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成为此次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四个展厅的位置。其中包括中国、欧洲、美国近年来乡村发展的数据比较研究、中国乡村的四种画像、中国乡村会议室以及中国乡村的创新与智慧。

图片来源:XAG
中国乡村研究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带领的文化乡建研究团队与库哈斯AMO团队三年合作研究的成果。展览通过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海报与现实村庄进行叠加,创造了一种时间与时空的对话。四个连续展厅共同创造了一个活跃的实验场和模拟规划机构的环境,参观者可以在其中看到,当前正在中国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展览也突出展现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特征与路径:一个由政府和市场机制双重引导的数字化变革、农业技术创新、旅游和文化开发重新确立乡村的角色与乡村生活的可能性。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的视频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在展览开幕式致辞视频中指出,乡村建设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它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美好家园的建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乡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承载者,至今仍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国际交往产生广泛的全球影响。中国乡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以及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传统文化给养。但是,我们也看到,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滞后、文化遗产流失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正是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乡村建设力度的原因。此时此刻,中国城乡正展开一场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的战役,与城市中狭窄的空间和密集的人群相比,乡村正以其融于自然、具有自治性的生活方式发挥出巨大的防疫优势。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和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并认真思考乡村的未来——一种具有诗意并且可持续的人类生活方式。
库哈斯在展览中指出,中国是唯一一个对如何处理农村问题有官方政策的国家,非常注重保持农村的活力。中国有7近亿人生活在农村,国家正积极参与创造新的可能性。

库哈斯先生在“中国乡村会议室”接受新华社采访
图片来源:VivianSong

中国乡村四个展厅
图片来源:StephanPetermann

中国-美国-欧洲乡村数据对比
图片来源:StephanPetermann

中央美院文化乡建工作室“普通乡村”研究模型
图片来源:DavidHeald

中央美院文化乡建工作室“普通乡村”与”四个村庄“展厅
图片来源:SongYu
库哈斯在展览中列举了很多典型例子。例如日本如何用可穿戴机器人设备服务其在乡村的老龄化人口,这些设备可以减轻身体运动,并帮助确保老年人自给自足。他还预测机器人将作为未来维持日本乡村发展的重要工具,未来日本人口将从农村消失,转向城市生活。
在这次展览一些少有的建筑案例中,库哈斯指出“有一些新的建筑形式是脱胎于农村。雷诺附近许多美国公司正在建造集装箱式建筑,有的一英里长、五层楼高,完全抽象的形式,并且没有窗户,随机散落”,库哈斯谈到,“最吸引人的是,这些建筑是专门用来安置机器的,它们是以机器人为主导的配送中心,坐落在一个面积和曼哈顿差不多大的地方,并且有一个大约600人的社区,这种形式相当于重新定义一个新村庄”。在某种程度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工人迁移、数据存储、物流中心以及生态保护,农村比城市可探索的更多。

位于内达华州沙漠的“世界最大建筑”特斯拉工厂,照片来源:BobStrong
本次展览中的中国乡村展览部分,特别感谢了中央美院视觉艺术高精尖中心、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以及深圳创想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建筑学院/文图
宣传部宋曼青/编
202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