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316150.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323895.jpg)
享有国际盛誉的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级个展全面开展,并于11月10日在太庙艺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第一部分已于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聚焦卡普尔迄今为止创作的四件重要大型装置以及几十件公共项目模型,吸引了数万观众前来参观。为推广大众美育,11月11日开始,此次个展的另一部分在太庙艺术馆展出,呈现艺术家情绪饱满、源自心智和灵感的雕塑作品。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英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司徒娜,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柴志坤和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分别致辞。中央美术学院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主持开幕式。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339389.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347636.jpg)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在北京最美丽的秋季,在即将年满600岁的紫禁城古建群中的太庙艺术馆举办安尼施·卡普尔先生的大型展览,他的作品和中国古典建筑构成对话,这是跨文化的艺术交流盛事。“两年前,当我和卡普尔先生见面时,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希望在太庙和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卡普尔先生的个展。这也是太庙艺术馆自建立以来第一次大型的世界级艺术家个人展览”。随着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安尼施·卡普尔”开展,在北京乃至中国艺术界形成了一股“卡普尔热”,可以说,这是卡普尔先生多年来不断进行艺术探索、不断展示艺术才能的一次重要汇总。卡普尔的艺术在观念上连接了古老东方和现代西方,他的作品以丰富的内涵、神秘的意象和独特的形态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引发精神的共鸣。他特别强调,正是凭借中英双方团队的通力合作,使得展览呈现出精美的结构和壮观的视觉景象,本次展览必将成为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艺术交流的一个里程碑。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43190.jpg)
英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司徒娜女士致辞
司徒娜表示,卡普尔先生是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个代表。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普世性的价值,能够促使我们去反思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有何相同之处,以及在不同之处中我们如何彼此学习。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419526.jpg)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主持开幕式
苏新平谈到,卡普尔为太庙艺术馆这座宏伟的古代建筑挑选了一系列不锈钢与颜料雕塑,它们与空间之间的反射和折射,与宏伟的建筑与历史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对话。本次展览是对卡普尔视觉艺术语言的深入探索,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446382.jpg)
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董事长柴志坤致辞
柴志坤表示,卡普尔先生是世界顶级的艺术家,他通过不断尝试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他的作品也会引发人们对于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进行探讨。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56247.jpg)
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致辞
在安尼施·卡普尔看来,有时候一件艺术作品本身并不携带任何信息,它仅仅是一个催化剂,催化出一场观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而观者也是这个对话的一部分。卡普尔在创作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美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死亡也就在这里。艺术家要做的就是去观察、探索这场美与死亡之间的对话。
“我甚至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去阐释自己的作品,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声音,有时候它甚至是完全不受艺术家的控制。”卡普尔谈到,他的艺术语言之一就是红色,他将自己的红色带到中国,如在央美美术馆展出的《我的红色家乡》。“很多人在问我,你这个红色跟中国的红色有什么关联?我本身在来中国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作品中重要的红色与中国红相遇,反而为作品创造了一层新的含义,这就是艺术品自己生发出的意义和语言”。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60371.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68796.jpg)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615531.jpg)
拥有600年历史的太庙,由体量巨大的建筑与庭院构成,卡普尔通过一系列不锈钢与颜料雕塑对空间的反射和折射,与宏伟的建筑与历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对话。他在概念上最具冲击力的一组相互呼应的作品《S曲线》(2006)和《C曲线》(2007)被放置在太庙中庭。《S曲线》是两片大型不锈钢无缝连接形成的“S”形雕塑,而《C曲线》则是一整片巨大的弧形不锈钢。两件艺术品两侧的凸面与凹面,分别直映与倒映出周围的景象。围绕着这些作品的是另一组卡普尔的重要不锈钢雕塑作品,包括《狭板》(2013)、《非物体(尖顶)》(2008)、《非物体(门)》(2008)。这些作品皆呈现了颠倒的映象,将观众融于周边的建筑与环境中,挑战观者的感知体验。
在太庙艺术馆享殿两侧的配殿展区中,则展出了卡普尔的颜料雕塑,对颜料的运用是卡普尔许多开创性作品的基础。富有创新性的颜料系列《1000个名字》(1979-1982)表现了印度教之神毗湿奴的1000个名字,并暗指这些作品不仅拥有超越物质本身的超凡力量,而且属于艺术之外的更大领域。延续此系列的其他颜料雕塑作品,包括蓝色的《天使》(1990)和多形多色的《反射红色的一个私密部分》(1981)都出现在此次展览中,绚烂多姿的作品充盈着古老的建筑空间,不同的形状与突起迷惑着观者的双眼。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1119101627267.jpg)
对卡普尔而言,艺术是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就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站在同一场景之中,一起去寻找一种创造性的全新语言。艺术语言不应拘泥于某一文化,跨越文化界限才是艺术未来的希望,而在那个未来中,最重要的是同情心和关爱。
本次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将持续至2020年1月1日,太庙艺术馆展区将持续至2019年12月28日。期待观者在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心灵的震动,无论理解深浅、了解多少,都可以将卡普尔的异质文化思维当作一种发酵剂,去探索真正的思想自由空间。
美术馆/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9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