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10日,由中央美院版画系第五工作室主办的“庭院之书——‘三种方法’书籍艺术工作坊课程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种工作室前的庭院展出。曾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Buzz教授,在版画系五工作室主任武将老师、以及谭坦老师的邀请下来到版画系第五工作室开设书籍艺术工作坊。
工作坊以“三种方法”为主题,历时半月,在BuzzSpector教授的引导下学员们探讨和实践了书籍艺术的三种创作方法。此次汇报展也以工作坊为基础,分为“装置的书籍”“改造的书籍”“表演的书籍”三个板块展出。

01 板块一:装置的书籍
在此展区展示了近千册书籍搭建的装置艺术。每位同学根据展区环境,用堆积、交错、卷曲、铺展等方式搭建完成一件书籍装置作品。每一本书都成为作品的单个元素,整体呈现了一件书籍装置作品。


02 板块二:改造的书籍
第二板块“改造的书籍”顾名思义是指改造现成书籍或私人手抄本。在改造之前,同学们也重新认知一下“书籍”的属性。
书籍有可翻阅和不可翻阅之分,例如图书馆里的书籍是可翻阅的,而博物馆里的书籍就是不可翻阅的。当手捧一本可翻阅的书籍时,观者不可能一眼就看到它全部的书页,而是需要一页一页地翻动,翻过一页才能看见下一页,就像是推开一扇一扇的房门。而这一切的行为都伴随着时钟的摆动,这就让书籍有了时间的概念。同时,书籍包含了空间概念,当打开一本书时,书页就如同是拉开剧场的帷幕,所有的故事和想象都将在这里上演。在书籍构成的剧场空间里,因为阅读的顺序属性,导致阅读图像和阅读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一页图像不具备明确的观看顺序,而一页文字则具备可识别的阅读顺序,如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总之书写者的书写顺序就决定了读者的阅读顺序。
认识至此,便可以用新的视角去看待Buzz教授为同学们准备的改造对象——旧书和日记本了。同时,同学们也可以用新的阅读态度去观看这些“改造的书籍”作品了。







03 板块三:表演的书籍
“表演的书籍”这一板块是个非常有趣的环节,同学们大声诵读自己“创作”的诗或者文章。这里的“创作”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写作,而是模仿达达艺术家特里斯坦·扎拉的一种创作方法,在书籍或报纸上剪下词语,再将这些剪好的词纸片重新排列拼贴成一个新的文本,并将它大声朗读出来。正如Buzz教授所说“大声地朗读书籍即是言语跟随写作的体现。将词汇从句子中解放,再随机重新排列,虽然失去了文本原有的意义,但为新的意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