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617175217981.jpg)
6月17日,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石雕高级研修班暨两岸石雕创作研习营”开班。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发展规划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川,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志刚,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巍以及20余名研培师生参加开班仪式。
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于2017年明确了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建设,作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着眼点。北京古城区中轴线建设项目作为建设重点,其中汉白玉材质的古建筑与革命纪念物与河北曲阳石雕艺术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阳石雕的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历史沿革,历久弥新,于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研修班邀请河北曲阳石雕艺术传承人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与美院师生共同学习、交流与创作。这与中央美术学院长久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关注和创造性保护传承的实践相辅相成,也为中国探索“非遗”与高校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模式。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靠通过传承而得到保存,通过交流而丰富多彩。本次项目还将邀请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员、终身教授埃马努埃莱·贾奈蒂(EmanueleGiannetti)以及德国石雕大师、雕塑家,教堂雕刻修复专家克劳斯·弗里德里希·鸿斯克尔(KlausFHunsicker)两位艺术家与曲阳石雕传承人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一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共同学习、交流。以雕塑艺术为母题,活跃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将与遥远西方的当代艺术家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研修班特邀请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赖永兴教授,王国宪教授及5名艺术学院的学生参与研修活动,通过文化讲座、名家座谈、现场教学、参观考察、创作实践、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使两岸学子增强民族文化传统认知与实践能力,开拓艺术与文化视野,提升艺术水平与创意能力;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持续增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六期研修班。本次研修班以“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为宗旨,共四周培训周期,分别划分为文化遗产通识课、非遗互动、艺术实践、创意创作、展览研讨等五大模块,通过周期性的研习、研修、学习与交流活动,因人施教、因项目施教,最终通过结业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研修班”也将极力推动大学与社区之间非遗传承的互动互益模式的建立,继续推进项目化培训模式的改进与深化,建设长期有效的研培机制。
![](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19617175224555.jpg)
陈前贾俊栋/文
张子木/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