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是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软件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软件研究室。1995年原计算中心计算机应用部分并入软件所;2003年1月,软件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整建制划归软件所管理。1999年,软件所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建所二十年来,软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院、部级以上成果奖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
软件所现有职工50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5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74人、中级科技人员149人。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目前,在学博士生238(含6位外籍留学生)、硕士生324人,博士后9人。
软件所承担有国家863、973、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及地方政府重大重点项目上百项,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
软件所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学习环境。研究生在学期间可以申请参与到一些重大或学科前沿项目中,从中得到锻炼。另外,多种研究生奖学金、研究助理岗位、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专项基金等,多方位地为研究生的科研学习提供较好的条件。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学子报考软件所。
温家宝总理视察
二、院士风采:
唐稚松院士,我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研究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之一,开创性地提出并实现的可执行的时序逻辑语言,以统一的形式框架表示程序动态语义与规范静态语义,成为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统一理论基础,并与软件工程工具结合支撑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解决了软件工程中许多难题,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
董韫美院士,我国计算机软件先驱者之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就曾主持研制出了国内最早的实用高级程序语言BCY,目前从事软件规约与软件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上下文无关语言上的递归函数概念及其操作机制,设计并实现了高效的算法,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一套软件形式规约的获取、检查与复用技术,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周巢尘院士,我国分布式程序设计理论研究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之一,近年提出的时段演算,为实时系统的形式化设计和验证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已经带动了国际上十几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这一方面的研究。1997年8月至2002年9月间任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
林惠民院士,长期从事并发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他设计并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通用的进程代数验证工具;彻底解决了π-演算的有穷公理化问题;与国际同行合作提出、并独立发展了“符号互模拟”理论,在消息传送进程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已为国内外同行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广泛引用。
三、招生学科专业
博士招生学科专业(代码):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信息安全(081220)
硕士招生学科专业(代码):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信息安全(081220)
四、主要学科方向
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理论、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
并行计算软件与海量数据处理、网络分布计算与软件工程、
中文信息处理、人机交互与智能信息处理、
软件过程技术、实时系统以及综合信息系统等。
五、近几年复试分数线(硕士)
年 份 | 学科专业 | 复试分数线 | 统考录取比例 | ||||
总分 | 政治 | 英语 | 业务课1 | 业务课2 | |||
2007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10 | 50 | 50 | 86 | 90 | 7:1 |
2006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57 | 50 | 50 | 90 | 90 | 8:1 |
2005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50 | 55 | 55 | 90 | 90 | 7:1 |
2004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50 | -- | -- | -- | -- | 8:1 |
注:2004年复试基本分数线,只对总分提了要求,对单科没有提具体要求。 |
博士招生复试线:业务课1、业务课2均不低于60分,英语成绩达到中科院统一分数线,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邮政编码:100080
联系部门:软件所研究生部
联系电话:010-62561196,010-62661031
传真:010-62661031
网址: http://www.iscas.ac.cn
电子邮箱:yjs@is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