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魏万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3-11-10


姓名:魏万磊
职称(职务):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
学历:史学博士
教授课程: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现代中国思想专题、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心理学



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5pt}LI.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5pt}DIV.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5pt}DIV.WordSection1{page:WordSection1}
专业背景: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法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史学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论文、著作):
(一)论文:
1.《十字架下的冲撞与分裂——洪秀全政治人格分析》,《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近五十年有关洪秀全的心态史学研究综述》,《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3.《太平天国败亡的集体心理分析》,《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K3《中国近代史》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4.《毁灭乌托邦的“异托邦——读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5.《洪秀全久病不医的精神分析》,《长江论坛》2007年第2期。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K3《中国近代史》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6.《合法性体系的构建与功能分析——以天安门建筑群的空间解读为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7.《民族主义之“道”》,《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2月号,总第105期。
8.《清末历史语境中的卢梭》,《高教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
9.《不循规蹈矩的诡异思维——评〈历史学家的心理经线〉》,《高教学术论坛》2007年第9期。
10.《从问题学生到清华博士》,《中国研究生》2007年第7期。
11.《不仅要米袋,还要有戏台》,《新闻实践》2007年第12期。
12.《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清华史苑》第1辑(2007年3月)。
13.《从洪秀全的政治人格看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清华史苑》第2辑(2007年12月)。
14.《美国“世界史”的命运》,《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
15.《晚年梁启超》,《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再生>与“再生派”》,《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17.《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知识体系的批判性反思——以20世纪30年代<再生>为个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K4《中国现代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摘要。
18.《论20世纪30年代国家社会主义的内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9.《“三位一体”的拉斯韦尔》,《学术论坛》2009年第12期。
20.《民国时期的教育青年论——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自由知识界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1.《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2.《多维视角下“调和的民主政治”》,《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3.《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之外——“再生派”的文化态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4.《认同失谐与天京事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Z1期。
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serif";FONT-SIZE:10.5pt}LI.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serif";FONT-SIZE:10.5pt}DIV.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serif";FONT-SIZE:10.5pt}.MsoChpDefault{FONT-SIZE:10pt}DIV.WordSection1{page:WordSection1}40余篇,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政治文明与中国政治现代化”国际研讨会、浙江大学主办的“第八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南开大学主办的“帝王观念与中国社会”、浙江省委主办的“农民种文化专家研讨会”等会议上做过主题发言,论文入选并合集出版。
25.《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与精神分析法》,《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6.《政治心理学中的态度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7.《反苏俄不反计划经济——20世纪30年代国家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8.《20世纪30年代清华政治学的国际视野》,《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3期。
29.《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调和型自由主义》,《江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0.《民主与独裁论战背后的非学理因素》,《安徽史学》2010年第6期。
31.《寓金蕴玉博鉴约取——“四子文化”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2.《论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管理——基于政治心理学基础上的考评体系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另在学术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国政治学等网络上发表文章
(二)著作:
1.《20世纪30年代“再生派”学人的民族复兴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2.《向老子学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3.《民族主义:通往现代的五条道路》,译著,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年版。
4.《政治心理学》前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精神病理学与政治》,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即出。

科研项目:
1.《建国以来河南省农村土地政策演变》,河南省社科联项目,2004年4月结项。
2.《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调和型自由主义”》,学校青年项目。(已结项)
3.《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学校青年项目。(已结项)
4.《民国时期的教育与政治思潮研究》,已结项。

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5pt}LI.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5pt}DIV.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5pt}DIV.WordSection1{page:WordSection1}
寄语: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相关话题/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