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75年12月-1982年2月,安徽寿县开荒乡插队1982年12月-1985年1月,安徽大学化学系读书,获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5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5年7月-现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师。
●1986年9月-1990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1年7月-1992年2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进修。
主要科研和教学经历
●1982年2月-1995年12月:参加和主持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国家水煤浆技术攻关项目,联合国开发署水煤浆制备和燃烧项目。其间8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87年晋升讲师,90年获博士学位,93年晋升副教授。参加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次。获省部级奖二次。
●1995年12月-2000年12月:主持和参加国家“九五”攻关煤炭深度物理加工和煤炭脱水助剂研究项目、世界实验室水煤浆项目、煤炭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以及渭河化肥厂德士古造气水煤浆等横向项目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其间,曾任矿物加工研究室副主任、书记,98-99年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98年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物加工工程系副主任,总支书记。
●2000年12月-现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加“863”项目和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重点项目两项,负责横向项目多项。其间,2002年始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学院院长,总支书记。
●20多年来,在中国煤的成浆性研究、水煤浆分散剂和稳定剂技术、水煤浆制备机理、配煤制浆技术等方面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为这一洁净煤技术在我国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显著。
●近年来,所领导的课题组在超纯煤的制备、超精细水煤浆的制备与燃用技术、新型水煤浆分散剂与稳定剂的开发、腐植酸型生态治理保水剂的技术开发、双向絮凝分选技术、新型浮选药剂和水处理药剂的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部分研究内容已经得到实验室成果,正在进行工业试验。最近,在国际煤炭大会(上海)和国际科学家联合会罗马会议上宣讲相关研究论文,受到好评。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煤浸出液中的阴阳离子测定及其与水煤浆成浆性的关系[J].燃料化学学报,1992,20(1):45-48
☆中国煤的成浆性研究,煤炭学报,1998.2:198-203
☆TheinfluenceofhydrophilicgroupsonslurryabilityofChinesecoals,A.A.BALKEMA/ROTTERDAM/BROOKFIELD/1999.82931-2936
☆复合煤粒间的相互作用对CWS流变特性的影响,《燃料化学学报》,2003,31:519-524。
☆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应用。石油化工,2004,33(3):244-248
☆氧化法改性煤质活性炭和揶壳活性炭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6):729-733
☆Effectofdifferentsaltsonthesolubilitiesofbenzeneanddiphenylint-butylalcohol-watermixtureandhydrophobicinteraction.《ChinJChem》,2002,20:1-8.
☆StudyontheinfluenceofwettingHeatonthecoalslurryabiliyty,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1997,3(1):86-90
☆发明专利一项(2)“超纯煤高剪切絮凝分选工艺”。
办公地点:环保楼506(院长办公室),综合楼145(研究办公室)
联系方式:电话:010-62331070传真:010-62331344
Email:zsq@cumtb.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邮政编码: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