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C浇筑前的混凝土和易性验证
混凝土的浇筑分别在9月19日凌晨4时和9月23日下午4时开始,共历时20余小时。在我校技术团队的指导下,现场工程人员通过原材料分批装入吊笼、干料搅拌等工序,在确保现场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将粉料和纤维均匀分散,保证混凝土可以顺利浇筑在千米以下的关键部位。9月24日,技术团队成员下井至马头门部位对浇筑混凝土进行检测。拆模后的HUC表面平整度较好,光亮、密实。HUC的变形、温度等数据则通过浇筑前埋入的应变计和测量锚杆进行了实时测定,并经过后续表征,测定其工程实际应用效果。

课题组成员现场观测浇筑实验
此次性能超深井专用混凝土(HUC)在纱岭金矿进风井的成功浇筑,是学校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科研项目的一次重大实践创新突破,是密切结合实地工程高地应力、高渗透水压、高地温、强腐蚀环境特点,研发适用滨海深部地层的新型专用高性能混凝土(HUC)的一次材料革新。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为我国超深井建设用高韧性、高耐久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北科方案。
(摄影:土资学院)
(责编:杜嘉庆、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