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杨炳儒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6

导师姓名 杨炳儒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43年3月

技术职称 教授(首席一级) 行政职务 (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
所在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
1、知识发现与推理机制
2、柔性建模与集成技术
3、
4、
196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1964年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现代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央电视台与天津电视台主讲的价值工程得到好评并获奖;近年来,指导博士生27名,外国留学生5名,硕士生38名,本科毕业设计50余人次。(其中,硕士生2名获优秀论文奖,1名获校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国外发表论文130篇(国外39篇,国内91篇,皆独作),编著11本书(独写4本,合写7本);通过正式鉴定和验收的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通过验收的横向课题3项,另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在研课题4项,与美国合作研究与开发的课题2项(以上均为课题负责人);获位于第一名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学会奖共1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第46届尤里卡(EUREKA"97)国际发明银奖一项。
主要贡献是:1、首次提出知识发现系统内在机理研究的新研究方向(领域分支),提出其涵盖的三个机制(双库协同机制、双基融和机制、信息扩张机制)并构建了知识发现系统的学科体系;2提出基于三个机制的知识发现新的结构模型:KDD*、KDK*、KD(D&K)及基于知识发现的广义诊断型专家系统ESKD,并提出关联规则的新的知识发掘算法与自动评价方法;3、提出基于信息获取知识的的知识挖掘理论与技术的总体结构模型与实现方法;4、提出若干新的逻辑模型与推理机制(如多层次逻辑结构、智能逻辑巨系统构造、智能型多层次归纳推理模型、因果关系定性推理模型与广义归纳逻辑因果模型等);5、提出专家系统中新的表示方法(如:语言场与语言值结构)与新型专家知识的归纳获取机制;6、完成了作为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领域中高新技术产品――组合型智能空调控制器的柔性建模与技术开发工作。7、提出价值工程与安全系统工程领域中的大系统功能分析的层次结构方法、语言优化方法与模糊集成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2156.02万元)及社会效益(280万元)。形成了基础研究――工程应用――技术开发的研究体系。
1990年载入世界数学家名录,1992年列入世界名人录,1993年编入当代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词典,1997年载入中华科技精英大典1998年选入世界科技咨询专家,1999年列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曾多次出国出境(美国、西班牙、瑞士、日本、新加坡、香港、越南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与合作研究;任中国模糊分析设计学会理事长、中国离散数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及两家重要学术刊物之编审;被聘为英国剑桥CIT高级督察官、国家教委考试中心NIT专家组成员、香港专利事务所高级顾问、国家863CIMS主题评审专家;受聘于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电视台国际部用中英文向国际作了专题报导。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