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武会宾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武会宾,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焊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在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3-2014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工程学院访问。承担了15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已指导或协助指导研究生6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研究方向与特色】
材料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结构材料研究与研发、微/纳结构材料设计与研发、全生命周期服役材料显微结构调控技术。
【近五年科研项目】
部分国家项目:
(1)“CO2驱耐腐蚀石油管材生产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2021;
(2)“无镍LNG钢的组织演变规律与关键制造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2021;
(3)“预形变-预相变对纳米贝氏体组织形成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基金,2018-2021
(4)“微米/纳米双峰尺度逆转变奥氏体组织控制及形变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2018;
(5)“铁素体基Ti-Mo微合金钢单位纳米析出机制及控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6;
部分校企项目:
(1)“微米级TiC颗粒增强型耐磨钢关键技术研发” 莱芜银山型钢,2017-2018;
(2)“商用车用ESP高强含铌钢开发和应用”中信金属-日照钢铁-江淮汽车,2017-2019;
(3)“铲斗刀板用钢的研究与开发及切割变形问题研究”福建三钢,2017-2019;
(4)“S355G7-G10高性能钢的研究与开发”,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8;
(5)“全生命周期耐CO2腐蚀钢管设计与腐蚀评价”,吉林油田,2016-2018;
(6)“热轧超薄高强钢的研究与开发”,日照钢铁,2016-2018;
(7)“低成本LNG用钢研究与开发”,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4-2017
【近五年科研成果】
部分学术论文:
(1) Huibin Wu,Biao Ju,Di Tang,Rirong Hu,Aimin Guo,Qiang Kang,Di Wang,Effect of Nb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n 1800MPa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15,622:61-66.
(2) Hui-bin WU,Jin-ming LIANG,Di TANG,Xiao-tong LIU,Peng-cheng ZHANG,Yuan-jie YUE,Influence of Inclusion on Corrosion Behavior of E36 Grade Low-alloy Steel in Cargo Oil Tank Bottom Plate Environment,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4, 21(11): 1016-1021.
(3) Hui-bin WU,Li-fu LIU,Li-dong WANG,Yue-ting LIU,Influence of Chromium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2/H2S Corrosion Behavior of P110 Grade Tube Steel,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21(1):76-85.
(4) J. M. Liang, H. B. Wu, D. Tang, P. C. Zhang and X. T. Liu, Influence of inclusion and grain boundary on corrosion behaviour of low alloy steel in cargo oil tank bottom plate environment. Corros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49 (7): 633-642.
(5) Sheng LIU, Hui binWU, Xiao LI, Hai taoJIANG, DiTANG, Characterizing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Tertiary Scale during Simulated Coiling by EBSD,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 21 (2):215-221.
(6) H.B. Wu, G. L. Liang,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ultra-fine Bainite. Rev. Adv. Mater. Sci. 2013, 33: 65-68.
(7) Jinxing Jiang, HuibinWu, JinmingLiang, DiTang,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a jackup rig rack steel treated by intercritical heat treatment,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13,587:359-364.
(8) Sheng Liu, Di Tang, Huibin Wu, Lidong Wang, Oxide scales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alloyed steel at high tempera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3, 213: 1068– 1075.
(9) 武会宾,武凤娟,杨善武,唐荻,微米/亚微米双峰尺度奥氏体组织形成机制,金属学报,2014, 03:269-274
(10) 巨彪,武会宾,唐荻,潘学福,微观组织演变对超高强耐磨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2014, 09:1055-1062
(11) 武会宾,王迪,梁金明,张鹏程,刘晓童,岳远杰. 夹杂物对低合金钢在酸性Cl- 溶液环境中点蚀行为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4,35(12) 172-178.
(12) 刘立甫,武会宾,王立东, 刘跃庭. Q125 级1% Cr 套管钢焊接接头CO2腐蚀行为.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4,35(2)57-62.
(13) 武会宾,刘跃庭,王立东,刘立甫,Cr含量对X120级管线钢组织及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影响,材料工程,2013, 09: 32-37.
(14) 武会宾,刘立甫,王立东,唐荻,Q125级套管钢高频电阻焊接头耐CO2/H2S腐蚀行为,焊接学报,2013, 10: 17-21.
(15) 梁国俐,武会宾,杨善武,侯敏. 焊接热输入对微锆处理F40 船板钢热影响区组织的影响,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34(5):76-79.
(16) 胡日荣,武会宾, 蔡庆伍, 唐荻,郭爱民, 张永青. Nb 含量对NM550 耐磨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33(11):41-45.
(17) 武会宾,周洪宝,蔡庆伍,陕摇钰,毛红艳. 热处理工艺对预硬型模具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3,21(1): 1-5.

【获得奖励】
(1) 2016年“高性能锅炉容器用钢板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14年“4300mm宽厚板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获得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3) 2012年“战略石油储罐系列用钢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4) 2010年“高强度船板开发及基础技术研究”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 2009年“在线淬火技术在炉卷轧机生中的开发与应用”获得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
(6) 2008年“新一代TMCP大线能量焊接高强度高,产线韧性F36/F40船用钢板开发”获得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
(7) 2006年“超细化低碳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原理、控制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话题/技术 钢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善武
    简介1963年8月出生,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钢铁材料的大气腐蚀、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负责并完成了一项国家973计划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正在负责一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六十余篇被SCI、EI检索的论文。【研究方向与特色】1、核聚变反应堆结构材料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尚成嘉
    尚成嘉,1963年10月出生,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被评为英国材料、矿业与矿物学会会士(Fellow)。目前主要从事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性能石油钻采与储运用钢,高性能桥梁钢等国家重大需求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腐蚀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学敏
    王学敏,1971年出生,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2000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10月-2006年6月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超低碳贝氏体钢的开发研制工作并对其中的物理冶金现象进行研究,目前兼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在国家863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科技新星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相关研究成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蔡庆伍
    蔡庆伍,1955年11月出生,冶金工程研究院教授。1982年在河北矿冶学院轧钢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1994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访问,2002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与特色】1、钢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通过物理冶金方法,利用钢材轧制工艺个工艺参数控制,结合微合金化,使钢材达到高强高韧的性能要求,从而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爱民
    赵爱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学习,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其中1990年-1991年在宝钢参加高校教师社会实践,2002年-2003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修访问。从事高强钢、特殊钢和耐磨材料方面的研究,曾获中国冶金工业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科技工作园丁奖、第七届我爱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晖
    简介:74年5月生,2004年2月开始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任教,现任钢铁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工程用钢团队副教授,博导。教育背景:1991.9-1995.6,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1995.9-1997.9,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1997.10-2001.3,(日本)茨城大学材料科学系博士;2001.4-2003.7,(加拿大)McMaster大学材料系博士后获奖:2009年获第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银莉
    简介1989年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系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6年获硕士学位,2010年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与特色】从事金属材料组织性能控制、微观变形机理、强韧化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长型材生产技术研究、高性能长型材品种开发、高品质特殊钢研发;高强高弹铜合金板材微观组织演变与残余应力控制研究。目前主要开展长流程工艺生产高品质特殊钢的基础研究和高强高弹铜合金板材组织性能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蓟泉
    孙蓟泉,1959年5月出生,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1982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冶金机械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在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曾获原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宝钢重大科技进步奖一项。被原机械部评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目前兼任中国金属学会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彦辉
    孙彦辉,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开发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钢铁冶金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钢铁冶金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12年2月,被聘为中国金属学会连续铸钢分会第六届连铸工艺技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8月,被聘为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转炉炼钢专业第三届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志超
    李志超,男,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2000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学习,2004年取得学士学位,201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工作,2012年6月博士后出站,参加汽车用钢系列开发,主要从事IF钢、双相钢、TRIP钢及TWIP钢等汽车系列用钢的开发与研究。2010年获得教育部青年教师博士点基金支持,2011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青年人才科研基金支持。2015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