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熵与非晶合金材料团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骨干成员
吕昭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汪卫华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 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柳延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吴 渊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员,优青
研究背景
高熵和非晶合金是新型的强无序合金。然而传统的开发方式耗时费力且面临着数据支撑不足等挑战,采用材料基因组方法,连续调控生长变量,可以实现系列样品的平行制备,加速对高熵合金和非晶态合金材料的探索和研究。通过材料基因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实现大量高熵和非晶合金材料样品的快速合成、结构表征、性能测量,筛选出具有预期特性的新材料,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高通量表征获得系统、完整的实验大数据,从中发现高熵合金和非晶合金的形成规律和物理机制,进而形成材料设计的新方法。
【研究目标】
基于高熵和非晶合金的计算和实验数据的采集、积累、整合与应用,研发高通量试验与计算方法,揭示强无序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内在规律,实现该类合金组织调控,突破多尺度数据建模瓶颈;建立强无序合金组织结构、力学和物理性能及相形成规律数据高通量采集及机器学习技术,形成专用数据库系统,缩短开发新型高熵和非晶合金的时间并降低研发成本。
【主要研究内容】
1.高熵与非晶合金的结构-性能关联
2.高熵与非晶合金的高通量设计与机器学习技术
【重要研究进展】
发现高熵合金新型间隙原子存在状态,提出新型强韧化机制
本团队以等原子比TiZrHfNb高熵合金为模型合金,通过添加适量的氧,首次发现了间隙氧原子在合金中存在另外一种介于常规随机间隙原子和陶瓷相之间的全新间隙原子存在状态,并将其命名为“有序间隙原子复合体(ordered interstitial complexes)”。这种有序间隙原子复合体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打破了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不可兼得的魔咒,为科研工作者重新认识间隙强化和有序强化并设计出高强度高韧性金属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于Nature


图1 间隙原子复合体的调控与强韧化机制

揭示块体非晶合金结构特点,提出非晶合金强韧化新思路
本团队围绕块体非晶合金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揭示了非晶合金原子结构特征及原子堆垛的普适规律,提出了非晶合金强韧化的新思路和组织调控机制,建立了在无序固体中通过有序结构强韧化的新理论(图2),实现了组织性能的可控制备,催生了新的非晶结构和强韧化研究方向,不仅为澄清非晶合金原子层次的堆垛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发展高性能非晶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成果获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图2 相变诱导非晶合金塑性的力学行为与层错能调控机制



团队成果
1.发表论文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发表
时间
收录类别


1
Compositional gradient films constructed by sputtering in a multicomponent Ti–Al–(Cr, Fe, Ni) system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18.10
SCI
Y Zhang, XH Yan, J Ma, ZP Lu, YH Zhao

2
Enhanced strength and ductility in a high-entropy
alloy via ordered oxygen complexes
Nature
2018.11
SCI
Zhifeng Lei, Xiongjun Liu, Yuan Wu, Hui Wang, Suihe Jiang, Shudao Wang, Xidong Hui, Yidong Wu, Baptiste Gault,
Paraskevas Kontis, Dierk Raabe, Lin Gu, Qinghua Zhang, Houwen Chen, Hongtao Wang, Jiabin Liu, Ke An, Qiaoshi Zeng,
Tai-Gang Nieh & Zhaoping Lu

3
Fe-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Glass formation,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19.01
SCI
H.X. Li, Z.C. Lu, S.L. Wang, Y. Wu, Z.P. Lu

2.授权与申请专利
(1)授权发明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授权日期

1
一种铝增强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
ZL1.9
中国
吕昭平,蒋虽合,吴渊,王辉,刘雄军,陈红红
发明专利
2018-01-02

2
一种粉末冶金制备多孔钛铝合金的方法
ZL7.0
中国
王辉,周冰晨,吴渊,刘雄军,吕昭平,林均品,梁永锋
发明专利
2018-01-16

3
一种在高熵合金表面生成复合氧化物纳米管阵列的方法
ZL9.6
中国
吕昭平,雷智锋,吴渊,王辉,刘雄军,李睿
发明专利
2018-04-13

4
纳米多孔铜/Cu(OH)2纳米线阵列传感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6.4
中国
刘雄军,李睿,王辉,吴渊,吕昭平
发明专利
2018-07-31

5
贵金属及过渡族金属纳米线及纳米网状材料的制备方法
ZL5.7
中国
刘雄军,王晶,吕昭平,李睿,王辉,吴渊
发明专利
2018-11-27

2)申请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申请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申请日期

1
一种提高纳米多孔金属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的方法
ZL3.X
中国
刘雄军,王晶,李睿,胡召一,王辉,吴渊,付恩刚,吕昭平
发明专利
2018.01.23

2
通过压铸过程制备泡沫铝及铝合金异型件的方法
ZL0.9
中国
王辉,朱东帆,吴渊,刘雄军,吕昭平
发明专利
2018.03.30

3
一种柔性纳米多孔/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0.X
中国
刘雄军,李睿,吕昭平,王辉,吴渊
发明专利
2018.05.03

4
一种纳米多孔镍铜/非晶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1.1
中国
刘雄军,李志斌,王晶,王辉,吴渊,吕昭平
发明专利
2018.08.24

5
高熵合金稳定的纳米金属材料MxNy系合金及制备方法
ZL9.5
中国
吴渊,原园,杨质,王辉,刘雄军,吕昭平
发明专利
2018.09.29

6
一种高温高阻尼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ZL4.6
中国
吕昭平,雷智锋,王辉,吴渊,刘雄军
发明专利
2018.11.07

7
(NbMoTaW)100-xMx系难熔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ZL5.X
中国
吴渊,王正奇,王辉,刘雄军,吕昭平
发明专利
2018.11.07

8
无镍无铍无铜高非晶形成能力的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制备
ZL8.5
中国
吕昭平,刘广来,吴渊,王辉,刘雄军
发明专利
2018.11.15

9
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无镍无铍锆基非晶合金及制备和应用
ZL4.7
中国
吕昭平,刘广来,吴渊,王辉,刘雄军
发明专利
2018.11.15

3.科研奖励
序号
奖项名称
颁发单位
等级
获奖成果名称
获奖人
获奖时间

1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务院
二等
块体非晶的结构和强韧化研究
吕昭平,吴渊,惠希东,刘雄军,张勇
2018

2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
一等
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规律及组织性能研究
吕昭平,张勇,刘雄军,吴渊,惠希东
2017








相关话题/基因工程 创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性能催化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王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舒兴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吉红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文钧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高鸿毅北京科技大学讲师【研究背景】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挑战,开发新型催化材料能够推进资源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先合成后检验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对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生物功能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张学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苏磊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员董海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生物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前沿发展领域,并不断推动各种新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发展。然而,生物体系及环境的复杂性对于生物功能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存在极大的限制性因素。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GE)”学科的发展,高通量实验研究模式有助于指导新材料的合成及高效筛选生物兼容性的功能材料,有望加快新型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热响应功能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骏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林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副教授【研究背景】功能材料制备及使用均需在一定的温度场下进行。“热”能够引起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从而显著地改变材料的属性。热响应功能材料是指利用材料的热效应而实现某些特殊用途的材料,如尺寸精密的零膨胀功能材料、热电材料等,对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相关新材料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热响应机理尚缺少统一的机理,这使得材料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汽车轻量化先进钢铁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毛新平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米振莉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员汪水泽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首席科学家黄明欣香港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持续高速发展,给社会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影响。现有研究表明乘用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和排放均降低6-8%,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但轻量化必须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医用金属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王鲁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郑玉峰北京大学教授,路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岩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生物医用材料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已成为当代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本团队以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有重要应用需求的生物医用材料为研究背景,以支撑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开展的工作包括:新型生物医用可降解锌合金设计;基于传统粉末冶金、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新型生物医用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