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范慧俐

北京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9-08

当前位置:首页->师资队伍->范慧俐

范慧俐
教授

范慧俐
教授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办公地点:化生楼207
办公电话:62333929
电子邮件:huili.fan@163.com

打印名片

简历

198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获学士学位;
2000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
1983年8月—1992年10月,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尼龙室,工程师。
1992年10月—今,北京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承担有机化学和
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论著

近三年发表科研文章20余篇。

科研业绩

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尼龙66防老化、阻燃。增强”课题研究,其中防老化尼龙66于198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阻燃增强尼龙66获1988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卤系阻燃剂合成中催化剂的选择与匹配”项目研究,负责“氮系阻燃剂的开发研制”课题,合成的“全氯戊环癸烷阻燃剂”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组织的鉴定。负责的“航空用改性尼龙66阻燃系带材料研制”课题通过化工部鉴定。
1992年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后,参加了“生命元素高灵敏度测定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负责了“低密度聚合物树脂的制备工艺及机理研究”课题,制备出粒经小于50微米,密度小于0.5g/ml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氮化硼合成、应用中的物理化学问题研究”项目,国防军工项目“子母战斗部新概念弹药材料”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典型环境中高分子材料快速老化失效规律与影响因素”;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上转换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表面结构的研究”、企业合作项目“Bi系高温超导材料成分、组织与结构的分析研究”及“荧光生物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

获得奖励/专利

1996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奖励;
1998年获“第六届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奖”一等奖;
1998年获“北京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2000年获“建龙优秀教师奖”;
2001年被毕业生评为“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
2001年获应用科学学院“本科教学优秀奖”;
2002年获“北京科技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改论坛优秀论文奖”;
*2000年辅导的学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竟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
200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2004年被毕业生评为“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
2004年校外生产实习组织模式改革与探索或校教学成果三等奖负责人
2004年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主要参加
2004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相关话题/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