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卫健委:官方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9

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根据当前防控形势和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需要,我们组织编制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本指引从普通公众、特定场所人员、重点人员以及职业暴露人员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目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为引导公众科学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护公众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普通公众
(一)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二)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
(一)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重点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
(一)普通门诊、病房等医务人员;低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员;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毒人员;转运确诊和疑似病例人员。
防护建议: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从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操作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吸痰、心肺复苏操作,或肺移植手术、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
防护建议:头罩式(或全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或半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加戴护目镜或全面屏;两种呼吸防护器均需选用P100防颗粒物过滤元件,过滤元件不可重复使用,防护器具消毒后使用。
五、使用注意事项
(一)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脱除后应洗手。
(二)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三)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四)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五)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解读《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
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这也就是“口罩文明”。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在疫情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2月5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在口罩资源紧缺情况下,科学指导选择和使用口罩,做好防护前提下,合理地减少过度防护。
根据当前防控形势和复工复产需要,按照中央指导组指示精神,防控组组织专家对不同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本指引从普通公众、特定场所人员、职业暴露人员以及重点人员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指引的建议。
一、普通公众
(一)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建议不戴口罩。
(二)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在中、低风险地区,建议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
(一)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在中、低风险地区,建议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建议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在中、低风险地区,建议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建议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重点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
(一)普通门诊、病房等医务人员;低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员;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毒人员;转运确诊和疑似病例人员。建议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从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操作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吸痰、心肺复苏操作,或肺移植手术、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建议:头罩式(或全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或半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加戴护目镜或全面屏;两种呼吸防护器均需选用P100防颗粒物过滤元件,过滤元件不可重复使用,防护器具消毒后使用。


相关话题/外科 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校喜获2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我校喜获2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校新闻网讯(科研处供稿)日前,2019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研究基地项目和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均已顺利完成评审立项工作,我校共有21个课题获准立项(含年度项目14项、习中心项目5项和基地项目2项)。据统计,我校立项总数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9
  • 北理工牵头的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  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的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项昌乐院士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北理工教师在《中国科学报》发表文章
    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与新时代共同前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培养珍惜这个和平与发展的伟大时代,自觉承担历史责任,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北理工9人入选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11月19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近60个国家的6216人次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中国内地有636人次上榜,其中,有510人次来自高校,覆盖了16个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共9位专家****入选。  该名单的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InCites平台上的Essential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北理工王涌天团队获2018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奖唯一一等奖
    2018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颁奖典礼于8月2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徐冠华院士和谭铁牛院士为2018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代表颁奖。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杨健教授、艾丹妮副教授组成的研发团队与东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多模态图像引导手术导航关键技术及应用”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柳延辉研究员应邀到北理工材料学院作学术报告
    6月26日上午,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材料学院承办的“21世纪学科前沿”系列学术报告在中关村校区5号教学楼502-1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柳延辉研究员,应材料学院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邀请作了“非晶合金的高通量制备与表征”的报告。材料学院薛云飞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学术沙龙第四期“力学与先进材料”专题成功举办
    7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术沙龙第四期顺利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机电学院的青年****作学术报告。机电学院院长、学校兵器学科特区办主任陈鹏万,副主任柏利,以及学校兵器学科相关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沙龙。  本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瑞典隆德大学Ivan Scheblykin教授、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杨高岭博士应邀到北理工材料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应北京理工大学纳米光子学与超精密光电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钟海政教授邀请,瑞典隆德大学IvanScheblykin教授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杨高岭博士来我校材料学院进行学术访问,于2019年6月19日上午在研究生教学楼5层多媒体室分别进行了题为“Luminescenceanditsquenching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学术沙龙第三期“先进防护材料与结构”专题成功举办
    6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术沙龙第三期顺利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机电学院的青年****作学术报告。学校兵器学科特区办副主任柏利,以及学校兵器学科相关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沙龙。  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
  • “创新、融合、发展”——2019年首届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青年论坛成功举行
    5月25日至26日,2019年首届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青年****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共邀请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17位青年****作学术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晓锋,教务部、研究生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