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校思政课迎来特殊考评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校新闻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记者 雨晴 摄影 玉君)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教育部把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质量年的重大专项工作之一是教育部委派专家到各高校思政课堂听课指导。我校的思政课,也接受着这一“特殊”考评与指导。

教育部专家进校听课

5月23日下午1点30分,我校宁远楼104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巍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始上课。教室里座无虚席,还架起了摄像机,最后两排坐着20几位特殊的听课者,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柄林教授。



听课现场

王柄林是专程来对外经贸大学听思政课的。马巍老师的课,是被随机选中的。教育部委派专家到各高校思政课堂听课指导,是教育部正在开展的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重大专项工作之一。教育部社科司范丹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刘冰随同来校,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一同进校采访。



王柄林、文君、范丹卉、刘冰等在听课

正式听课前,我校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王稼琼到教室与王柄林等会面,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并正在切实落实思政课质量年各项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文君到现场听课并参加记者采访。教务处副处长王小军到场听课。

马巍的这节课,讲的是“道路决定命运——井冈山道路的探索和井冈山精神”。50分钟的课,安排了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社会调研成果展示、课堂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等环节,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客观与主观有机联系,内容丰富生动,师生互动活跃,教室不时响起问答声、笑叹声和掌声。



马巍在讲课

下课后,王柄林在教室与马巍等进行了交流,并向记者谈了对这堂课的点评。三家媒体的记者们在现场对多名学生、教师进行了采访。

听课后的第二天,5月23日,中国教育报在第一版发表特写《把舞台让出来,学生当主角》,报道了这堂生动有效的思政课。

据悉,也是在5月23日,另一位教育部专家来到我校,随机选听了濮灵老师的一堂思政课,并与教师和同学们做了现场交流,予以很好评价。

权威媒体深度访谈

5月23日下午3点至5点30分,来校采访的光明日报、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就我校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与下一步举措,对我校文君副书记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景瑜、李海英、刘宏元、马巍、濮灵等教师进行了采访。教育部社科司范丹卉主持了采访座谈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刘冰参加,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部署落实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的相关情况。

记者们首先关注的,是文君副书记率我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赴外省市8所高校听课调研的经验。文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也是教育部此次委派的听课专家之一。作为分管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校领导,她把这次到外校听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同时又作为一次我校思政课教师学习提高的宝贵机遇,经请示教育部特别批准,选带我校6名思政课教师一同外出听课。此举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赞赏,受到我校思政课教师的热烈响应。



文君副书记接受采访

文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教育部思政课质量年工作部署,按照 “五个攻坚”要求,集全校之力,趁东风、强师资、提质量,建设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政课教师事业发展搭建更大平台,提供更好途径。此次带队,赴湖南、辽宁等地8所大学听思政课,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意在把教育部委派的任务与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提高精准结合,为做好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文君总结了听课调研的体会,她说,建设好思政课,第一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有效发挥思政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观引领作用,把思政教育和整个课程体系、育人体系有机融合,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要把质量记在心中,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眼界、技能等综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三要把教改落在实处,使教与学相辅相成,思政教师要注重课堂效果,转换思维角度,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切身需求与发展相结合,打好教学攻坚战。

随同文君外出听课调研的马巍、濮灵,分享了收获体会。马巍表示,通过听课,她更强烈认识到,思政课教师贵在有责任担当意识,要引导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教师自身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传达思想;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磨练应变能力和课堂掌控力,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濮灵表示,思政课教师应将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思政课堂中,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要不断提升使命感和荣誉感,珍惜并热爱思政课堂。



文君等接受采访

在记者问及我校思政课建设的做法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李海英说,我校思政课建设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教师们大胆创新,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教学改革。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呈现以下特征,第一,课上课下相结合,突破课堂和课时限制实现课堂内外相结合方式教学;第二,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将现代移动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第三,动手动脑相结合,开展社会调研、微电影创作、决策模拟等活动,多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第四,文字与影像相结合,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强调对学生学习研究作品的考核,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创作,实现“我思考、我行动、我收获”的课程效果。

就提高思政课质量的新问题、新举措等,文君、李景瑜、刘宏元等向记者们深入谈了工作思路与规划方案,表示将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为核心指标,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中国教育报5月23日第1版报道截图
相关话题/思政 质量 教育 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