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果蝇力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8月3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中心梁鑫课题组在《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CX-EMAP是果蝇力感受器超微结构的核心组织者”(DCX-EMAP is A Core Organizer for the Ultrastructure of Drosophila Mechanosensory Organel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解析果蝇力感受器的三维超微结构组织,明确了力感受器的主要结构复合细胞骨架是由短微管阵列与沉积在微管壁上的电子致密物质(EDM)共同组成。同时,该研究发现一种特异定位于力感受器的微管相关蛋白DCX-EMAP是果蝇机械力信号转导所必需的。DCX-EMAP的缺失会导致果蝇力感受器中的微管数量显著降低,微管阵列严重受损,并伴有电子致密物质的大量消失,表明DCX-EMAP在力感受器超微结构的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DCX-EMAP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发现该蛋白在力感受器的组织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其氨基端的DCX结构域以抑制微管末端(包括生长末端及回缩末端)微管蛋白二聚体的解离发挥稳定微管的作用;而其羧基端的HELP以及WD40结构域则决定了DCX-EMAP在力感受器的特异性定位,其中WD40结构域还参与在局部空间中组织电子致密物质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因此,DCX-EMAP通过同时整合微管与电子致密物质,在果蝇力感受器超微结构的组织过程中发挥了核心组织者的作用。该研究以DCX-EMAP为入手点,系统地阐述了果蝇力感受器结构组织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机械力信号转导分子机器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对DCX-EMAP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扩展了对于DCX家族蛋白在纤毛中作用的认识,而这些发现也为纤毛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2.DCX-EMAP参与力感受器结构组织的分子机制
梁鑫课题组2018级博士生宋雪薇为论文第一作者,梁鑫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已出站博士后孙兰弟(现任广州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崔立虹、2018级博士生王珊及多位实验室同学和同事为实验进行提供了重要帮助。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3/jcb.202209116
供稿:生命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
2023年09月06日 10: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