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荟入选理由中提及成果的示意图
翟荟和他的合作者预言了自旋-轨道耦合的玻色凝聚体中存在“条纹超流态”,该理论预言被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奖得主克特尔(Ketterle)教授的实验证实。他们发现了碱土金属原子一种新型的散射共振,并命名为“轨道Feshbach共振”,该理论预言被慕尼黑和佛罗伦萨的两个实验组同时证实。在具有标度不变性的量子流体中,他们发现了一类新的动力学膨胀现象,该理论预言被华师大实验组证实。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制度始于1921年,以表彰其成员在物理学原创研究、创新应用,以及物理教育和领导力等方面的贡献。目前,每年新增会士不超过其成员(不含学生成员)总数的千分之五。今年,共新增156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其中包括中国大陆4人。

翟荟
翟荟200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首届基础科学班,2005年初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回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冷原子、凝聚态等量子物质的理论研究,也涉及量子物质和量子信息、引力理论、机器学习等方向的交叉研究。2021年,他所著教材《超冷原子物理》(Ultracold Atomic Physics)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先后荣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奖、科学探索奖和北京市****中关村奖等荣誉。
供稿:高研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2年10月20日 1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