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背景new - 副本.jpg](https://www.tsinghua.edu.cn/__local/5/2A/6A/7EC0389B9DC9BA78DD69651DC60_1B9E084E_2D3E.jpg)
方璐
方璐,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光场智能成像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率先提出非结构光场智能成像新原理,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率团队研制了系列装备,构建了大场景多对象PANDA数据平台,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提供了数据基础,研制的装备部署于北京冬奥。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es)、《自然·机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等系列子刊以及《IEEE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TPAMI)等顶级刊物发表文章,授权发明专利37项。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新35人中国榜”,荣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获奖理由:表彰方璐率先提出了大规模可重构光电计算理论与架构,为百亿像素光场智能成像提供了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11015114626.jpg](https://www.tsinghua.edu.cn/__local/C/9E/2E/A38C0C66BB33F4633D1D40A11CA_9772895B_3CF2.jpg)
赵慧婵
赵慧婵,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领域期刊《IEEE机器人学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副主编。近年来,主要从事软体机器人、机器人高功率密度驱动技术、柔性传感器等方向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融机器人重大研发计划、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在《自然》(Nature)、《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创刊号、《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IEEE机器人学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新35人中国榜”,获评清华大学第十七届“良师益友”、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获奖理由:表彰赵慧婵研制了新型柔性光电触觉传感器和高功率人工肌肉,推动了新形态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法的发展。
达摩院青橙奖是阿里巴巴达摩院于2018年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大中华地区在信息技术、半导体、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初步成就的青年科学家(35周岁以下或博士毕业6年以内)。今年的达摩院青橙奖共有365人参评,经初审、通讯评审、终审答辩,由组委会评出十位获奖者,平均年龄33岁,五位是中国培养的本土博士,七位有海外科研经验,并首次有三位女性科学家获奖。
供稿:科研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10月15日 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