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碳中和大家谈】对话江亿:发展“零碳建筑” 助力“双碳”愿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记者 吕婷 学生记者 徐亦鸣
编者按:
9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行动,是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的重大举措,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主动担当。
清华大学推出“碳中和大家谈”系列访谈,邀请专家****围绕碳中和领域热点议题,进行前瞻性、引领性的思考和讨论。本期访谈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院士,为我们梳理总结碳中和愿景下的建筑行业变革,及其突破路径。


江亿

江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务院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建设部科技委委员;担任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中国节能协会会长,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多项专业学会职务,IPCC(国际气候变化研究)评估报告写作组成员,IEA(国际能源组织)ECBCS(建筑与社区节能)合作项目理事会成员(中国代表)。
碳中和愿景下的建筑之变

记者:“双碳”目标的提出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
江亿:“双碳”目标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它不仅是技术进步与产业革新,还将在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等层面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举措。“双碳”目标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要彻底改变原有的用能结构与消费方式,这对关键技术突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未来的低碳发展转型不仅是一种理念的号召,更是一场高科技竞争。在新的现实需求下,工业体系与科技布局将有新的发展重点。

记者: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转变?
江亿:建筑的低碳、降碳是指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量,全面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当然还必须继续开展建筑节能工作,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全面践行“双碳”目标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应为电力系统“零碳化”作出更多的贡献。电力系统要实现革命性转变,从目前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集中式电力系统转为以可再生电力为主的集中与分布结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光电将占发电装机容量的80%以上,发电量的60%以上。有效消纳风电光电将成为发展风光电的最关键问题,通过一系列建筑用能技术进行削峰填谷、实现柔性用电,可以为风电光电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这就要求建筑在配电模式方面进行变革。

“建筑不仅仅是能源消费者”

记者:建筑在适应电力革命方面可以有哪些突破路径?
江亿:我们提出“光储直柔”的模式,在利用新的风光资源发电的基础上,将“屋顶光伏发电”“建筑储电”“直流电系统”“柔性供电用电”相结合,希望在建筑端实现“需求侧响应”的新的建筑用电模式。比如,电器设备根据光伏实际发电状况灵活调整使用时间,发电量充足时便及时消纳,反之则暂缓用电或者减少瞬时用电功率;发展建筑内部蓄电系统,并开发停在建筑邻近停车场上电动汽车的储电潜能,实现建筑动态储能与柔性用电。
未来的“零碳”建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不仅仅是能源消费者的角色,而将实现发电自用、储能调节、低耗用电三位一体的新职能。

记者:除了用电,未来的“零碳建筑”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江亿:采暖也是建筑用能的重要需求。当前中国北方地区城市采暖用热主要来源为燃烧煤炭生热、电厂发电余热,这两个产生热量的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要实现建筑“零碳”采暖,一方面要改善建筑保温技术,减少外部供热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工业余热。
除了近距离的工厂余热供应,远距离的异地供热也有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益。如果能将沿海地区的核电发电排放的大量余热有效利用于淡化海水过程,制备热淡水,然后就可以通过单管远距离输送热淡水,实现“水热同送”,同时解决附近(200公里以内)城市的淡水供应和冬季采暖问题,还能避免大量核电余热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问题。

发挥学科优势 贡献清华智慧

记者:在低碳建筑方面,您及团队已经有了哪些技术基础?
江亿:我们在战略规划、落地应用与基础研究方面均有布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2005年成立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将未来建筑的节能减碳当作重要的发展方向与研究任务,中心每年发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全面梳理相关政策机制、技术路线以及战略规划,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也是国外了解中国建筑节能领域发展的重要窗口。
在这一总布局下,我们从城市供热工程、农村新能源系统、建筑直流配电等方向均有实地调研、技术研发以及落地应用的相关工作。在设备与应用研究之外,中心坚持在基础研究领域深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也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室内热舒适等领域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打造国际一流的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具备怎样的优势?
江亿: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是积极应对时代需求的体现。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技术涉及清华大学的众多工科专业院系,清华大学在这些方向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与技术优势。碳中和研究院将面向现实需求、打破学科壁垒,为不同学科联合攻关克难提供平台与支持。

记者:您对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展望?
江亿:实现“双碳”目标对工业与科技体系布局提出的新要求,也将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产生影响。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应当具有时代的前瞻性,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定义,充分调动各方活力,在更宽广更开放的融合之中实现新的突破。唯此才能使得高等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需求,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担当起时代责任。
(清华新闻网10月5日电)

摄影:青山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10月05日 09:50:30


相关话题/建筑 清华大学 基础 技术 能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航天航空学院冯雪课题组在柔性超声能量传输及通讯技术上取得突破进展
    清华新闻网10月4日电心脏起搏器和脑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设备已成为多类顽固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全球已经完成了超过100万例的设备植入。然而,现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器械存在电池寿命有限、手术更换电池会带来二次手术风险等缺陷。此外,为了延长使用周期,需要用到大体积的电池,造成现有设备体积大,材质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科学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科学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清华新闻网7月30日电(通讯员魏庆芃)7月30日,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科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在清华大学过验收。团队带头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院士代表团队作了报告,汇报了2010年以来创新团队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图为验收会现场。  由中国工程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微系统与测控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教育部验收
    清华微系统与测控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教育部验收  清华新闻网8月26日电近日,清华大学微系统与测控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教育部验收。团队学术带头人、清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精仪系主任尤政代表团队作报告,汇报了自2010年以来创新团队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图为验收会现场。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代表队获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挑战赛亚军
    清华大学代表队获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挑战赛亚军  清华新闻网8月26日电8月12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2013年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挑战赛中,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院学生航空创新实践基地(AIR)学生组成的清华大学代表队经过3个比赛日的激烈角逐,最终斩获亚军,并在载重量和装载速度两个重要单项上拔得头筹。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全国首个电力系统“源网荷”实体碳表系统及能源碳计量平台正式上线
    清华新闻网9月30日电9月29日上午,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指导下,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共同举办全国首个电力系统“源网荷”实体碳表应用示范工程启动仪式。启动仪式江苏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李义,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王之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领衔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清华新闻网9月28日电清华大学天文系通过毫米波阵列观测发现,宇宙早期星际间中的重元素,可能起源于一亿个太阳光度的巨大星系的反馈作用,这一发现挑战了国际上现有的星系形成理论。星际间介质中的重元素存在之谜在宇宙中,绝大部分物质不在星系里,而在星系之间。这部分弥散在星系之间广袤空间里的物质,被称为星际间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清华新闻网9月23日电(实习记者欧阳承希摄影石加东)9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工字厅东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副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牵头的国际电工委员会新能源建模领域首个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清华新闻网9月23日电近日,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获悉,由清华大学牵头,华能江苏公司、中国电科院、北京创拓标准研究院参与发起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用于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的基于变流器发电单元的通用均方根值(RMS)仿真模型”(IECTS63406ED1GenericRMSsimula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土水学院与广联达软件共建建筑信息模型中心
    清华土水学院与广联达软件共建建筑信息模型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新闻网9月25日电(记者范丽)9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土水学院)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志中出席仪式并共同为BIM研究中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药学院尹航教授荣获2021年度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清华新闻网9月23日电9月18日,中国药学大会在杭州召开,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21年度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和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为奖获人颁奖。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教授课题组申报的“跨膜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动态调控和化学干预”成果获得2021年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