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刘宇宏副教授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晶教授合作的科研团队对金属有机框架(MOFs)这一代表性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微观摩擦学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无机有机杂化的结构优势,其摩擦系数可降至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的1/6,其粘附力可降至HOPG的1/2。另外MOFs由于其组成单元丰富的特点,其性能可实现大范围的调节,例如摩擦系数可实现一个数量级的变化。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表明了摩擦学性能与配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晶体场理论通过完美的预测MOFs的配位稳定性进一步可准确预测其摩擦学性能,从而构效关系得以建立。

图1.不同组成单元的MOFs的表面摩擦系数与粘附力

图2. MOFs表面摩擦来源与构效关系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今日纳米》(Nano Today),题为“具有方格结构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一种有前景的新一代超滑材料”(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square grid structure: A promising new-generation superlubricating material)。论文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生刘磊,共同通讯作者为机械系刘宇宏副教授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晶教授。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1001870
供稿:机械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8月19日 1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