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张建民教授课题组:让结构与土体的接触面不再神秘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清华土水学院张建民教授等完成的“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让结构与土体的接触面不再神秘
●记者 程 曦 王冰冰 实习记者 宋 爽
项目名称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项目成员
  张建民 张嘎 胡黎明 侯文峻 冯大阔 张雷
项目介绍
  结构与土体接触面是各类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基础性难题和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该项目研发了大中小型成套接触面力学试验设备、精密测试技术、数值模拟技术和试验成果数据库等四方面的系统成果,提出了由整机真三维接触面加载技术、高精度接触面法向控制技术、接触面位移变形精密量测技术、柔性接触面及多功能测试技术和系列化接触面数值模拟技术等五项技术发明,已应用到高坝、建筑、港航、高铁、地铁、海上风电等国内外大型工程及5部设计规范修订,为接触面力学行为的测评提供了基础性技术平台,使接触面力学行为的测评实现了从以往的半经验到科学、合理和精细化技术水平的跨越。

图为水利系张建民教授等完成项目中,接触面力学测试技术与典型结果。

图为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
  穿过清华大学水利系泥沙实验室的门廊,便步入了一片堆叠着样式、材质、颜色各具特色石块的园林。园中或卧或立的逾百块巨石讲述着地质历史的变迁和演进——这里被称为“地质之角”,也是对学生进行地质专业教育的特色园地,里面的石块是近10年间逐一从祖国大江南北搜寻搬运过来的。
  在“地质之角”西北侧的一处简朴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这片“石林”的主要筹建者张建民教授。“地质之角”的建设只是他的“副业”,然而正如多年如一日一块一块为这里 “添砖加瓦”的过程,张建民和他的团队花费了十多年时间,从设备研制的基础工作做起,在各种结构与土体接触面的试验设备、测试技术、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诸方面完成了系列创新,并由此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从工程实践中萌生的研究目标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你走进地铁、走上堤坝还是大桥,几乎所有的建筑结构都会涉及到土体与结构的 “接触面”问题。各类结构材料与其周围土体变形能力的显著差异,会导致结构与土体在其接触面处发生应力集中甚至非连续剪切大变形,所以结构与土体接触面成为控制结构系统安全最关键的部位之一。如果不能清楚了解接触面的特性规律,会直接影响到结构使用的安全性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遗憾的是,由于接触面问题处于结构力学与土力学的交界地带,多年来国内外鲜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尚缺乏对各种接触面力学规律的系统认知和理论描述,而且已有的测试设备往往小而简单,无法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的测试和评价手段。
  上世纪90年代,张建民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取得博士学位,进入日本最大的土木建筑集团公司之一——清水建设株式会社的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工程师,他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为解决公司设计部门遇到的各种工程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在此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接触面力学问题是各种结构特别是大型结构的变形控制、安全评价和优化设计中亟需解决的基础性科学难题和技术挑战。
  张建民在国内学习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岩土工程,而在东京工业大学则偏向于结构工程的研究,这种复合型知识体系为他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日本工作5年后,张建民回到清华水利系任教,开始了对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问题持续十多年的探究。
历经十余载的探索之路
  要找到隐藏的科学规律,需从研制精密有效的测试设备开始。十多年前,张建民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进行接触面力学问题研究时,国内外还没有一台大型接触面试验设备。在张建民的指导下,博士生张嘎承担起研制大型二维接触面试验设备的任务。刚开始时,师生俩每隔几天就要讨论一次,对手里仅有的一张概念图纸进行反复修改、推敲。当概念图基本完善,需要找机械厂进行机械设计加工时,找的几个厂家都觉得技术难、风险大而不愿承担。辗转一个多月,他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厂家,进入设备制造的轨道。之后,他们又开展了设备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电路研发等工作。可以说,这台大型二维接触面设备是师生俩一点一点“攒”起来的,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正因为他们主导并参与了设备的每个细节,因此能够结合接触面研究的特点,以较小的成本研制成功一台有特色的试验设备。
  获奖团队的 6位成员中 5位都曾是清华水利系本科毕业的直博生,十多年间他们一棒接一棒地接力长跑,从原始设备的改造,再到二维的,最后到三维的,从单调加载到复杂循环加载,从细粒土到粗粒土、从钢材结构面到混凝土和岩石结构面,从硬性接触面到柔性接触面,从小变形到大变形,不断完善设备的更新升级和完成不同系列的试验成果。他们发明研制的这套以大型为主、大中小型配套的高精度接触面静动力学试验设备,填补了国内外在大型接触面实验技术领域的空白。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前主席平托教授评价说,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有原创性的各种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性态测试技术平台。”
  在研制设备的基础上,他们首次精确测定了接触面内土颗粒平移与转动及接触面特征厚度,并通过大量实验,再现了地震等实际加载运行条件下不同土体材料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行为。正是通过大量的试验积累和深入探究,他们揭示了结构与土体接触面的物态演化律、强度律、剪切律、剪胀律和压缩律等五项基本的本构规律。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规律?张建民和团队继续投入到解释物理机制和建构数学模型的工作中,构筑了接触面本构建模的理论框架和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及可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系列本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系列化的接触面数值模拟技术。
  以大量试验数据和数学模型为依据,张建民和他的团队清晰阐明了土性、结构面板和加载方式等三类十多种主要因素对结构与土体接触面静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基本规律和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接触面力学试验数据库。各种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终于不再神秘,有了认识、把握和评价其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服务于各种工程结构设计论证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测试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经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针对接触面发表的论文总数和引用次数在国内外占明显优势,得到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项目还直接推广应用到公伯峡和马来西亚巴贡等地的高坝、地铁、建筑、桥基、港航、海上风电等国内外大型工程结构设计论证中,其中巴贡水电站是中国在海外已承建的最大装机容量的水电站。它还支撑了五部设计规范标准的修订,为各种结构与土体共同工作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基础性测评技术平台,使接触面力学行为的测试和评价实现了从以往的半经验到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水平的跨越,提高了结构系统静动力设计和变形控制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应用实例,在黄河上游两座高面板堆石坝的挤压式边墙技术的论证和优化过程中,张建民团队的研究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挤压式边墙技术有助于提高面板堆石坝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但也使得大坝的结构更为复杂,产生了边墙与面板、边墙与垫层料等接触面。张建民团队采用项目研发的测试技术针对这些接触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挤压式边墙等效数值模型及算法。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百米量级的堆石坝体和数十厘米量级的挤压式边墙引起的不同尺度数值模拟的计算技术难题,显著地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为合理评价挤压式边墙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系统的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他们还得出了“挤压边墙与混凝土面板之间的接触面内不涂抹乳化沥青条件下面板应力也在工程安全要求范围之内”的结论并被实际施工采纳,显著节约了工程费用,得到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种境界
  十多年间的艰难困苦和心血汗水,张建民视之淡然。“对每位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已经习惯了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探索的过程。在科研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加深认知可以帮我们形成大致的方向感,一步一步不断有所进步和发现。”
  在他看来,这个历时十多年的项目主要得益于清华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和氛围、优秀的研究生群体以及中国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所提供的难得机遇和挑战。
  项目培养的5名博士毕业生,从读博士的第一天起,就牢牢记住了张建民对学生的 “六个字、一句话”——“胸怀、眼光、境界”,要求学生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作为科学工作者,胸怀、眼光、境界比知识更为重要,“进门我教你,出门你教我”,勉励学生成为走在各自研究领域前沿的专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工程建设技术在相当多的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实践的技术“先行一步”和缺乏科学理论支撑带来的技术难题,为像张建民这样的团队提供了充分发挥才智的机遇与舞台。
  “我们团队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于工程实践,最后又全部‘返回’到工程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研究工程科学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要坚持‘需求导向,重点突破,跨越发展’,才能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张建民说。
  在各种工程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结构在地面、地下或海上,都仍然会涉及到结构与土体共同工作问题,接触面的熟悉“身影”会浮现在各种工程结构与土体系统之中。对张建民和他的团队来说,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探索、探索,再探索。
  来源:新清华 2014-02-28
2014年03月10日 15:07:57


相关话题/结构 技术 工程 力学 测试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清华牵头863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清华牵头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验收  清华新闻网2月28日电(通讯员裴欣胡坚明)2月20日,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验收会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举行,并通过科技部验收。  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工业工程系举办2014年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举办2014年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清华新闻网3月21日电3月15日-16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2014年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举行,论坛主题为增进学生交流、启迪创新思维、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教务处处长、工业工程系主任郑力,主管教学副系主任张伟,系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团队荣获2020年度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清华新闻网4月20日电4月17日,“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清华牵头完成的七项成果斩获佳绩,其中网络研究院吴建平等牵头完成的“下一代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0年度唯一特等奖)。颁奖现场此外,自动化系鲁继文等完成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生命学院薛毅课题组利用SHAPE数据特征提高RNA二级结构预测的准确度
    清华新闻网4月18日电RNA分子通过错综复杂的碱基配对模式折叠成二级结构,这些二级结构是RNA行使催化、配体结合和支架等功能的基础。准确地测定RNA的二级结构对于理解其生物学功能以及调控机制至关重要。近年来,化学小分子探针被广泛应用于RNA二级结构的探测,其中,selective2′-hydroxy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化工系魏飞团队在交生分子筛SAPO-18/34原子级结构解析方面获得新突破
    清华新闻网4月14日电以沸石分子筛为代表的无机多孔材料由于其可调控的结构,在催化、能量转换、气体储存和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孔骨架材料结构调变研究的进展使我们能够通过改变孔隙率、连通表面和缺陷来设计各种多孔骨架结构。这样的多样性使得多孔材料的世界丰富而精彩。例如,两种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化工系骞伟中团队在基于泡沫铝厚极片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清华新闻网4月9日电4月8日,化工系骞伟中教授团队开发的“基于泡沫铝厚极片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持下,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了技术成果鉴定会。由杨裕生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的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技术成果为“国际领先水平”。成果鉴定会合影骞伟中团队针对纯电动车续航与快速充电双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首个校外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清华新闻网3月29日电3月25日,清华大学牵头建设的“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验收会在江苏盐城举行。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技大学刘文清院士担任组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担任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贺克斌、任洪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研成果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清华新闻网3月22日电3月17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召开,隆重表彰为四川省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参与完成的“高坝枢纽泄洪消能安全与智能巡检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孙茂松在“第10届中欧软件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做MOOC主旨报告
    孙茂松在第10届中欧软件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做MOOC主旨报告  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4月24-25日,第10届中欧软件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茂松应邀做了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土木水利学院顺利完成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认证(评估)工作
    清华新闻网11月18日电11月10日至12日,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现场考查专家组进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开展为期三天的入校认证(评估)考查。现场考查专家组组长由同济大学原副校长陈以一教授担任,成员包括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王立、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娄宇、北京交通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