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如期开课第一日】孙宏斌《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课:这堂课上得很放心、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清华如期开课第一日】孙宏斌《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课:这堂课上得很放心、很过瘾

记者 张静


“上了二十多年课,我从来没这么紧张过。昨天晚上一口气为今天设了7个闹钟,第1个闹钟是起床的闹钟,第2个闹钟是提前20分钟启动设备的闹钟,第3个是上课铃,第4个是下课铃。我下午第一堂课在一点半,所以提前20分钟启动设备上课铃下课铃。”
面对首次如此大规模、异地、互动、分散的在线教学,国家级教学名师、电机系教授孙宏斌用2周时间不断摸索、反复打磨给出了一张在线授课的17条操作清单,包括技术准备、课程内容、着装安排等方方面面,在校园内广为流传。他还贴心地为同学们设置了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声音和图像稳定和流畅,学生、助教、听课老师一个不落,《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课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孙宏斌最初的担心变成了放心。课上,他请全体同学为疫情去世的同胞默哀一分钟,“全国人民心心相连,大家都希望抗击疫情早日成功,同时下一代能上好课”。

《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课
不会就学。两周时间里,孙宏斌从一名在线教学的“小白”变成了“达人”。装软件、做嵌套、三次课堂实测,他将视频会议与雨课堂相结合,既保证了技术的可靠性,也保证了互动的流畅性。弹幕、单选、多选、投票和主观题等互动方式都出现在了第一堂课中,操作中没有感觉到停滞,100%成功。其中对主观题“学习本节之后对能源互联网有什么新的理解”限时4分钟的回答,由于同学们参与度非常高,孙宏斌短时间内都翻不到最后一页。高回答率、高正确率,学生的专注、课程的质量远超乎了他最初的想象。一开始的顾虑不见了,孙宏斌觉得自己对线上教学这件事很“过瘾”。
“它确确实实在解决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痛点——过程管理和师生互动。”孙宏斌说道,“我以后还会继续尝试使用,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过多的教学内容输出,将中心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如果课程设计良好,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一次尝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孙宏斌更有信心上好接下来的课程。未来,他将继续着力于课程进度控制、课程内容瘦身,以高效传达给学生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环节设置保证学生回答和思考的迭代。
电机系孙凯教授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了《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堂课,他说道:“很激动,也很受触动。印象很深的是孙老师将课程思政融入了教学过程,特别是一开始倡议师生一起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逝者默哀一分钟。这不是‘规定动作’,但对学生和老师触动很大。一分钟时间虽然不长,但一是悼念逝者,二是正好让同学们沉下来心来,思考一下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为什么学习,应该怎么学习。”
“学校鼓励、技术支撑、痛点存在是教师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的三大要素”,孙宏斌期待雨课堂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期待雨课堂与专业的视频会议系统合作共赢,允许对可以下载的课堂内容进行二次编辑等问题,让17条的专业操作清单变成傻瓜式操作。
编辑:吕婷 李晨晖
审核:戚天雷
2020年02月17日 13:35:19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互联网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