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人物】李景虹:当好科研“领路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李景虹:当好科研“领路羊”

学生记者 万宁宁 摄影 李派


他把自己和学生比作羊群,而他则是队伍中的“领路羊”,为学生指引方向,带领大家一起向着科学高地努力奔跑。
他最熟悉的地方是位于何添楼的办公室和实验室,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总会出现在这里。
他认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没有带来任何特殊改变,仍忙碌穿梭于办公室与实验室之间。
“对于我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今后的科学研究不仅要有‘高原’,更要出‘高峰’。”
他就是李景虹。
“化学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高地’”
上世纪80年代,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理念的影响下,李景虹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从事科学研究的志向也愈发坚定。
李景虹最感兴趣的是化学实验,于是他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的化学物理专业:“夯实学科基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为己任的精神始终鞭策着我。”
在李景虹看来,化学首先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近代科学发源中的作用不可磨灭,也是解决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学科。“我们常说,中国进口芯片的外汇花费最高,但其实高端化学品的外汇花费更多,自主化学品的生产仍然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在清华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程中,李景虹开设的“化学与社会”课程为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本科生提供了认识化学的一种方式,强调培养多学科交叉视野,培养同学们的化学思维以及对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化学学科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有用,对丰富知识结构、完善思维方式、提升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李景虹说,“化学学科所具有的基础性、前瞻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等特征,不仅能让大家了解未来科学发展前沿、夯实学生的坚实基础,还能培养学生踏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他始终强调,基础学科就要有基础学科的地位。在2018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为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李景虹在发言中围绕某些省份高考改革中出现的理科选考人数少、高中课程教学难度大幅降低的现象提出了两个问题:
“如何避免学生对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不愿意学、不愿意考?在高考改革中有没有这方面制度设计?”
“面对‘卡脖子’技术瓶颈,怎样强调基础课程和基础学科的重要位置,才能避免人才培养和储备的空心化现象?”
李景虹认为,基础学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清华的化学学科发展更为重要,他倡导加强本科生的基础学科培养,既要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又要有现代学科的交叉视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科研挑战。他还强调:“授课深度要更加坚持,尽管满足学生意愿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唯一标准,更要以课程需要和科学发展为前提。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用“盲人摸象”的态度进行科研创新
治学严谨,是学生们对于李景虹最深刻的印象。
每次开小组会,李景虹都要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按照课题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为4个小组,连续开4次小组会进行深入讨论。“发给学生的每一篇文献,我都读过。”他以严谨的科研态度身体力行地引导同学们。
他注重培养学生踏实向学的精神。对于新加入课题组的学生,李景虹要求在前两年内完整掌握“熟悉研究方向-阅读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撰写数据报告-发表文章-学术报告”的全部过程,在全链条式的过程中养成科学规范。
他讲究因材施教。“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与阶段性成长是教育的关键。”李景虹说,“对不同的学生来说,A学生的优点可能就是B学生的缺点,培养人才要区别对待;对同一名学生来说,昨天的优点可能会变成未来登高的制约点,要在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及时提出不同要求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他还强调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最难的地方,也是最关键的所在,科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创新、在于发现,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李景虹说,“我愿意在创新的道路上永远陪伴着学生。”
他常常用“盲人摸象”和“田忌赛马”的故事鼓励大家打破思维定势,对客观现象进行再思考。“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对‘盲人摸象’的批评和对‘田忌赛马’的认可,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他进一步解释说,“盲人摸象”是探索科学规律、认识客观存在的必然方式,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不同角度一点点探索才能画出“大象”。因此,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片面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具有多视野、长期坚持以及团队合作的特点。而“田忌赛马”看起来是聪明的,但是不具有持续性,如果大家都效仿田忌的做法,就会导致信誉缺失、规则不被遵守、能力无法提高等后果,长此以往,最终失败的将会是自己。通过这样的故事,李景虹希望同学们能够去伪存真,从经典故事中汲取力量,踏踏实实做科研。
“学生毕业离开课题组时,希望他们能带走两样东西:一份是光鲜的简历,一份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景虹认为,传授知识是最低级的要求,而高级教育要能引起思考——对自己、对知识、对社会、对创造的思考,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直都是李景虹培养学生的核心准则。
李景虹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他提出的“建议研究生生活补助全面免征个人所得税”全国政协提案已经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落实。能够为全国研究生做一件实事,他感到很欣慰。

“最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超越我”
“一辆自行车,如果刹车坏了仍然可以骑;一辆汽车,如果刹车出问题了就不敢上路;一列高铁,若有一个零件坏了都不敢用;一艘宇宙飞船,一个小小的螺丝帽没拧紧都不行。越到科学前沿,越要有严格的要求。”李景虹经常勉励学生说,“现阶段的中国不需要我们做一个哐哐响的‘自行车’,而是需要一艘能够安全起航并返程的‘宇宙飞船’。”
李景虹认为,在正态分布的客观规律下,能做的事情就是把峰值提高。他把自己的课题组比作羊群,他扮演的角色并非“牧羊人”,而是“领路羊”——如果一味拿着着鞭子往前赶,前面的好学生就跑不动了;只有他跑在前面,带着学生一起往前冲,伸手拉一把掉队的同学,好学生才能跑得更快,所有人都不掉队。
他一直坚信,清华需要培养顶尖的学生,要在培养高端人才上重点发力。因此,李景虹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素养的长期培养。同时,他也感到十分欣慰:“在清华工作非常有干劲,因为我和同学们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科学研究需要讨论,需要质疑,更需要交流与合作。”
今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这一称号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李景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追求,激励同学们不断进取。
对于李景虹而言,科研探索永无止境。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方向,以一流学术价值为要求,带领着同学们一路向前。“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超越我,最期待的是学生的美好未来。”
“清华园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科学创新的发源地,更是一个能产生长远烙印的精神家园。身为清华教师,我将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在高原之上再建高峰。”面对未来,李景虹心中充满憧憬和期待,还有一如既往的踏实与坚定。

学生故事


李老师永远是我们课题组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他三楼的办公室离实验室并不远,常常在科研间隙望见办公室里的灯光,就像黑暗大海上的灯塔一样,明亮又温暖。
他总是教导我们要思考——要有“思”,有深入有创新;还要有“考”,有求证有实践。这是李老师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最爱老师的地方。
——王颖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当第一次拿到李老师对我文章纸质修改手稿时的震惊,手稿上“满目疮痍”,到处是补丁,那是我在博士期间准备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作功底还是对前沿的把握都不够成熟,但李老师却耐心地逐字逐句修改,大到框架结构、小到标点符号,所有问题都一一标明。后来,我才知道,对于实验室的每一篇文章,李老师均是如此。
毕业后,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的成长和事业发展,每当我因各种问题请教李老师时,总是能得到他的及时回复和解答,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持续地影响着他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张开翔
清华新闻网12月23日电
编辑:高原 赵姝婧 李晨晖吕婷
审核:周襄楠
2019年12月23日 11:14:15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学科 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聚焦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 清华大学举办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专题研讨班
    聚焦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清华大学举办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专题研讨班第五期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班同期举办清华新闻网12月20日电(记者悸寔郭玮翰张祎嵩)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2019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
    2019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新闻网12月18日电12月14日下午,2019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院士,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袁亚湘院士、陆汝钤院士、林群院士、石钟慈院士等出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大学“科学之美”讲坛首场报告开讲
    清华大学科学之美讲坛首场报告开讲清华新闻网12月13日电(记者李晨晖摄影李派)12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之美讲坛首场报告在大礼堂开讲。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文小刚受邀作为讲坛首期报告人,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理学院院长宫鹏出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冬季论坛暨人居科学院2019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创建美好人居新环境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冬季论坛暨人居科学院2019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新闻网12月13日电12月7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冬季论坛暨人居科学院2019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发表书面致辞,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等出席会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十六期举行 赵永新、程钢探讨“科学家的美丽心灵”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十六期举行赵永新、程钢探讨科学家的美丽心灵清华新闻网12月9日电(学生通讯员王逸清)11月29日下午,第十六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科技采访室主编赵永新与清华大学历史系程钢副教授围绕新书《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热舒适学组、睡眠环境与健康学组联合学术研...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热舒适学组、睡眠环境与健康学组联合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委员论坛举办清华新闻网12月9日电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热舒适学组、睡眠环境与健康学组联合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委员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以下简称环境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大学在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荣获多个奖项
    清华大学在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荣获多个奖项清华新闻网12月2日电11月30日上午,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因其在搜索、规划和问题求解等领域建立形式化理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开展高精尖学科共建活动
    聚焦一流课程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开展高精尖学科共建活动清华新闻网12月2日电11月26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党委书记杜峰一行来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并就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主题开展共建活动。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张佐,副主任王红、陈峰,系学位分委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新闻网11月22日电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医学院教授董晨、生命学院教授谢道昕和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郑泉水共4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建筑学院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社科学院国关系阎学通教授获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社科学院国关系阎学通教授获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新闻网11月20日电11月19日,俄罗斯科学院(РоссийскаяАкадемияНаук,РАН)公布新入选外籍院士名单,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社科学院国关系阎学通教授入选该院国际关系领域外籍院士,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这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