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园”到“清泽园”,我们相聚云端
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师生共学堂
清华新闻网3月10日电 “刚刚上完课,不知道‘克隆班’那边效果还好吗?”“水处理工程”课程的主讲教师黄霞在微信群里亲切问道。“这个时候,都不容易,伸伸手,接一把,也就都有了。”刚刚上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王红这样说道。
春季学期伊始,在成功实现在线开课、有条不紊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教务处与太原理工大学进行了细致对接,详细汇总太原理工大学的教学需求,并组织清华相关院系匹配课程。在前期紧张的筹备对接后,3月1日晚,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黄霞主讲的“水处理工程”课程和自动化系教授王红主讲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与太原理工大学顺利对接,疫情防控期间的“克隆班”也于次日正式开课。
“能够为兄弟院校提供教学资源共享是很好的事”
3月1日晚,黄霞收到消息,要为太原理工大学近190名学生开设“水处理工程”课程疫情防控期间的“克隆班”。“刚开始有些犹豫,因为“克隆班”的学生人数是校内课的3倍。但是,能够为地方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共享是很好的事,而且雨课堂这边也有很好的支持。” 就这样,3月4日上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处理工程”课程准时开始,为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生开放的“克隆班”也如期开课。
“水处理工程”课程“克隆班”第一课
“水处理工程”课程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也是环境学院和全国环境类课程第一门慕课课程,曾被评为“北京市高校精品课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也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第一次给“克隆班”授课的准备过程中,黄霞考虑到太原理工大学的同学们是第一次听课,便对第一次授课的课程安排和组织作了仔细的推敲。考虑到同学们是第三周进入课程,对上节课的内容不一定能接得上来,黄霞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过渡衔接,使课程内容更加清晰,让“克隆班”的学生可以很好地跟上课堂的教学内容。
黄霞
课程一开始,黄霞首先对参加学习的太原理工大学的同学们表示欢迎,让远方的莘莘学子倍感亲切。为了保证上课质量,黄霞采用“荷塘雨课堂+腾讯会议+慕课”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课程内容围绕水处理中的沉淀技术展开。授课期间,黄霞不仅用慕课的动画介绍了沉淀池的运行过程,而且利用雨课堂的提问工具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下课后,黄霞第一时间和太原理工的协同教师们在微信上进行了沟通,充分了解“克隆班”这边的学习效果并进行答疑。
“我以前就在学堂在线学习过黄霞老师的“水处理工程”慕课,这次能够进入黄老师的课堂学习,感觉是非常欣喜的!”太原理工大学的曹昉老师说,“开学前,面对疫情,我们也做了充分的直播授课准备。但是,2月17日开学第一天,网络的不稳定和平台的瘫痪让人措手不及。”听到开放“克隆班”的消息,太原理工的同学们都很兴奋,但也有跟不上课程进度等担心。为了及时解答同学们的问题,曹昉在电脑上听课的同时,也在手机端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而且一下课就启动了腾讯会议了解学生们的听课感受。
“课程内容丰富全面,直播流畅,课堂效果很好,6666!“”另外,我校教师也非常负责,课前、课中、课后都用微信和我们沟通解答各种问题。”太原理工大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
听到老师们说“学生比较欣喜,可以很好地跟上”时,黄霞说:“谢谢,请多提意见!”
“这个时候,都不容易,伸伸手,接一把,也就都有了”
3月2日,在王红的荷塘雨课堂课程界面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班级“克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里为太原理工大学312名学生开设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疫情防控期间的“克隆班”、同步授课,将太原理工大学对接课程的教师设为协同教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克隆班”授课记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核心基础课,通过传授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打好基础。它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是清华大学首批标杆课程。
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王红强调预习,注重启发式教学,课堂上内容基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对课程广度和深度都会有恰当的拓展。考虑到“克隆班”的同学们是第三周加入课程,王红在雨课堂发布了前面两周课程的课件。课前,王红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内容,课上语音直播授课。课后,学生们可以通过回放温习课上内容。清华采用“荷塘雨课堂+ZOOM会议”的授课方式,太原理工大学采用“荷塘雨课堂+腾讯会议(利用腾讯会议对ZOOM会议投屏)”的方式,学生可以看到授课过程的所有动画和王红的勾画,宛如进入久违的教室。
王红
群策群力、共享交流、精心准备,每一份付出都为了给学生们最好的学习体验。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清华大学专门为“克隆”课程配备了来自继续教育学院的“班主任”,同时他们也是“协同教师”,及时对接两校教师与学生的问题,保障课程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太原理工大学也专门配备了课程助理,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入课堂,实时了解克隆课堂的上课情况,及时解决老师和同学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守望相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清华大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身体力行,为兄弟院校太原理工大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驰援在线教学力量。从“清华园”到“清泽园”,我们和太原理工大学的师生相聚云端,共享精彩课堂!
供稿:终身教育处
编辑:曲田 吕婷
审核:戚天雷 程曦
2020年03月10日 13:54:22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