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2位教师9位校友当选2020 IEEE Fellow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清华大学2位教师9位校友当选2020 IEEE Fellow


清华新闻网12月4日电 11月27日,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公布了2020年新选会士(Fellow)名单,在282名新选会士中有2位清华大学教师和9位清华校友。
2位清华大学教师分别是电子工程系教授杨华中和自动化系副教授高飞飞。9位清华校友分别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宝权、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陈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刘学、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员张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冬斌,美国天普大学教授杜小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李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教授谢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天若。

杨华中
杨华中,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教育部********。1989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和1998年在清华大学电子系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微系统(SoC)芯片的新结构,微系统芯片的综合与验证,模拟及混合信号系统设计。2016年获中国公路交通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获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因在传感器应用领域的低功耗电路技术和自动化设计作出贡献而获选。

高飞飞
高飞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准聘副教授。200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年在新加坡咨询与通信研究院任研究员,2009-2010年在德国不莱梅国际大学任助理教授,2010年底加入清华大学。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信号处理、优化理论、人工智能融合通信等。因对信道估计以及通信信号处理的贡献而入选。

上左起:陈宝权、陈卫、刘学;中左起:张磊、赵冬斌、杜小江;下左起:李默、谢江、杨天若
陈宝权,1994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因对空间数据可视化方面作出贡献而获选。
陈卫,1991年和1993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因对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研究作出贡献而获选。
刘学,1996年和1999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和自动化系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因对数据中心和网络服务器的能源和性能管理作出贡献而获选。
张磊,1993年、1995年、2001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因对大规模图像识别和多媒体信息检索作出贡献而获选。
赵冬斌,2000-2002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因对适应性动态编程和强化学习作出贡献而获选。
杜小江,1996年和1998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2年和2003年获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对无线安全的贡献而获选。
李默,2004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后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因对无线和网络传感系统的开发方面的贡献而获选。
谢江,1997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和2004年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因对无线网络的移动性和资源管理作出贡献而获选。
杨天若,1992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物理系获双学士学位,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因对网络物理社会系统建模和设计的贡献而获选。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学会,1963年1月1日建会,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其会员人数超过42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
IEEE Fellow为学会最高等级会员,是IEEE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每年由IEEE同行专家在拥有高级(senior)或终身(life)等级的会员中评选,当选人需要对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或应用作出重大贡献,为社会带来重大价值。每年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当年会员总人数的1‰。
供稿:校友总会
编辑:李晨晖
审核:周襄楠
2019年12月04日 14:24:03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清华大学 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