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传六十年,奋进新甲子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庆祝建院60周年
清华新闻网10月20日电(记者 王媛媛 摄影 石加东)10月19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又称北京华信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副司长张建辉,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长萍,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靓,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校党委常委、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工会主席王岩,以及学校部分老领导出席纪念大会。一附院党委书记类延旭主持大会。
![1.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1022204058514271119/1571748524287.jpg)
邱勇致辞
纪念大会上,邱勇代表学校对一附院全体医护人员和广大员工表示祝贺,对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医院历任领导、全体员工及关心支持医院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邱勇表示,60年来,一附院艰苦奋斗、积极推进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已经从一所规模较小的职工医院成长为学科齐全、专科突出、特色鲜明的三级综合医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邱勇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国家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一附院也正处在大有可为、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全院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更加自信地迈向创建一流的发展目标。清华大学正处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积极谋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医学学科,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临床医院。学校将继续支持一附院的发展建设,也希望一附院能够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六十今朝是。甲子从头起。”面向未来,希望一附院开拓创新、再接再厉,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2.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1022204058514271119/1571748535906.jpg)
张明奎讲话
一附院院长张明奎回顾了建院60年的成长之路,特别是2003年并入清华大学之后取得的成绩。张明奎表示,面向未来,一附院将按照清华大学发展高水平医学学科和生命学科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改革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的发展、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3.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1022204058514271119/1571748553829.jpg)
李长萍致辞
李长萍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部的区域医疗中心,清华大学一附院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救治能力强,特别是在区域危急重症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0年来,一附院在艰苦中求奋进,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朝阳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朝阳区医疗卫生系统的一张靓丽名片。未来,希望清华大学和朝阳区能够以一附院为基地,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健康朝阳”建设添薪续力。
![4.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1022204058514271119/1571748560992.jpg)
张华致辞
张华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一附院建院60年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严谨为医,诚信为人”的院训,在为民服务、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成绩显著,为首都健康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一附院以60年院庆为契机,加强管理,持续深入推进医改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抓好改善服务工作、加强医教协同,持续推进探索创新。
![5.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1022204058514271119/1571748579664.jpg)
一附院职工代表苗立夫发言
一附院苗立夫主任医师代表医院职工代表发言,表达了自己与医院共成长的感悟和体会,表示在学校和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医院职工一定会在新时代承担起新使命,为医院的建设续写新的篇章。来自云南大理南涧的优秀法官龙进品代表患者家属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感谢,并为清华大学一附院建院60周年送上祝福。
![7.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1022204058514271119/1571748612100.jpg)
纪念大会现场
一附院老领导、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兄弟医院及合作单位领导、特邀嘉宾等出席纪念活动。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直属医院,创办于1959年2月。2003年4月,划归国家教育部,成为清华大学的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目前一附院设有心脏、泌尿、消化、肿瘤、放射影像5个专科医学中心,临床、医技科室38个,硏究所2个。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综合实力强大。心脏中心釆用多种创新技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夹层动脉瘤、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特别在治疗疑难、危重和复杂心脏畸形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成人心律失常诊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国内最早开展小儿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和起搏治疗,手术例数及诊治水平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儿科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方面享有盛誉。同时,在微创外科、重症疾病治疗和急诊抢救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一附院现设有7条急诊绿色通道,是北京市设置绿色通道最齐全、最高效的医疗机构之一。医院是北京市危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会诊指定医院,北京市高危孕产妇转诊会诊指定医院,朝阳区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北京市危重新生儿转诊会诊指定医院,中国复杂先心病救助中心,北京市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北京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机构和治疗机构。同时,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学、外科学),北京市检验技师培训基地。多名教师在清华大学及北京市教学比赛中获奖。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医院开展合作交流,并多次承办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
一附院始终坚守服务人民健康的使命,创新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地医疗服务。积极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防治甲型H1NI流感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表现突出。注重公益事业,开展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的救助工作,并探索救助模式,已为4000余名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成功手术。长期坚持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送医活动,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编辑:李晨晖
审核:程曦
2019年10月20日 20:42:05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