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清华精神 勇担时代大任
陈旭为2019级研究生新生作成才报告
清华新闻网8月23日电(记者 李晨晖 摄影 石加东)8月22日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以“继承清华精神,勇担时代大任”为题给2019级全体研究生新生作成才报告。
陈旭为研究生新生作成才报告
陈旭首先以“什么是清华人”引出了对清华精神与文化的阐释。从清华建校讲起,将一幅饱含清华百年精神文化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开。陈旭从清华的建立、派遣第一批直接留美生的历史讲起,强调“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清华精神的首要体现。“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时清华学子英勇站在救国存亡的前列,至此一代代清华人接续奋斗,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蒋南翔同志教育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陈旭介绍了该精神提出的背景和内涵,以及“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集体建设等具体表现。陈旭鼓励同学们加入到“又红又专”的辅导员队伍中,积极参与研究生集体建设,成长为专业技术精湛、思想政治坚定的人才。
清华人素来崇尚“实干”,“科学求真、严谨务实”是清华精神的突出特点。陈旭表示,今年是清华大学的“学风建设年”,并引用刘仙洲、章名涛、高景德等清华人严谨治学的故事,勉励同学们要真刀真枪、勇于践行;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要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坚持自主创新,永攀科技高峰。
陈旭还介绍了清华始终坚持的办学风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体现了清华视野宽阔、襟怀博大的兼容会通精神。清华的读书文化、体育文化和校友文化等都是对“包容会通、人文日新”这一精神的最好阐释。
同学们对陈旭的报告报以掌声
报告中,陈旭围绕“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清华大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发展历程,从清华党组织的成立发展到清华英烈的光荣事迹,从参与设计国徽、英雄纪念碑等到投身国家“两弹一星”事业,从工农兵大学生的科技强国梦想到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人始终信念如炬,以身许国,自愿投身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重要行业的主力军,“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代代相传。
清华人追随真理、科学实干,在为祖国培养人才和攻克科研难关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陈旭以郑哲敏、汪家鼎、刘永坦等人的科研故事展开,讲述了清华人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陈旭表示,清华学子读书不忘爱国,汶川灾后重建、无偿献血、北京奥运会筹备及奥运赛场拼搏等重要时刻都活跃着清华人的身影。平时的研究生支教团、学生海内外社会实践等,也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清华精神传承发扬。
最后,陈旭从政治追求、学术追求、职业追求和人生追求四方面向研究生新生提出希望与期待。陈旭强调,选择了清华,意味着选择了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选择了对知识和未知的探索;选择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承诺;选择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希望大家牢记清华精神和清华人的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谆谆嘱托,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同学们认真聆听报告
聆听报告后,同学们收获颇丰。“我对清华的精神文化内涵有了更新、更深的认知。作为新时代的清华人,我们要敢于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秉持科学求真、严谨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自主创新,永攀科技高峰。” 化学系直博生王泽禹说。
新闻学院硕士生林微表示:“在陈旭老师的报告中,我被一位又一位可亲可敬的清华人所打动。清华给了我们一个大舞台,也给予了我们良好的成长发展机会,我要珍惜现在和未来,深刻体会和理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义,做一名优秀的清华人。”
成才报告是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教育旨在帮助研究生新生更好地了解清华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环境,在新的起点上迈好第一步。
编辑:李晨晖 吕婷
审核:赵姝婧
2019年08月24日 18:29:38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