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能互补煤炭基础能源的未来
清华主办第九届国际煤燃烧会议
清华新闻网7月30日电(通讯员 李水清 宋民航)7月21日至7月24日,由清华大学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承办的国际煤燃烧领域重要学术会议——第九届国际煤燃烧学术会议(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l Combustion,简称ISCC-9)在青岛成功举行。
在7月22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大会主席、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吕俊复教授致开幕辞。吕俊复回顾了历届ISCC会议的历程,介绍了本届会议的具体组织情况,并向国内外业界朋友们的支持表示感谢。开幕式由会议秘书长、清华大学李水清教授主持。
![lv.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9/20190806112849895705713/1565062339435.jpg)
吕俊复致开幕辞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周东华向260余名国内外参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多年来,清华大学与山东科技大学深入合作,相关院系立足于国家重大需求,在清洁煤、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了长期不懈的艰苦攻关,实践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绿色能源梦想。
![zhou.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9/20190806112849895705713/1565062347272.jpg)
周东华致欢迎辞
意大利燃烧研究中心奥斯瓦达·塞内卡(Osvalda Seneca)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煤炭清洁燃烧的研究已经形成与国际并行的态势,相关领域国际著名院所和科研机构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期待未来继续加强国际间的深入合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煤炭清洁利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yidali.jpg](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9/20190806112849895705713/1565062365478.jpg)
奥斯瓦达·塞内卡致辞
开幕式后,吕俊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嘎斯·那森(Gus Nathan)教授、科廷大学吴宏伟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林润一郎(Jun-ichiro Hayashi)教授,德国波鸿大学维克多·希尔(Viktor Scherer)教授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会议期间,来自中、美、德、英、日、韩、澳、俄罗斯、印度、越南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位国内外专家和青年****在6个分会场上,围绕煤和燃料基础性质、煤粉燃烧、流化床燃烧、低碳能源、污染物控制、设计和运行经验等6个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会专家****讨论研究成果,介绍国际发展动态,交流先进学术思想和技术,也对世界煤燃烧科技发展的愿景进行了展望。
会议期间举行了国际委员会例会。30余位与会国际委员一致认为本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就会议名称、主题、邀请报告和下届会议召开地点等提出建议。同时,国际委员会还颁发了ISCC杰出贡献奖,以表彰清华大学毛健雄教授、周力行教授,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鲍勃·莱克那(Bo Leckner)教授对该会议系列作出的贡献。
此外,相比于以往历届ISCC会议,本届会议新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美及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专题讨论会环节,各项目负责人及专家围绕“未来洁净煤利用科学与技术”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李水清教授、刘青教授、吴玉新副教授及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王翠萍教授带领30余名学生志愿者队伍圆满完成会务工作,展现了清华师生热情细致的精神风貌,得到国际委员会及会议代表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供稿:能动系
编辑:程曦
2019年07月30日 11:26:20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