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清华人
——在清华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毕业生代表、航天航空学院博士毕业生 方耀鹏方耀鹏发言 石加东 摄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航天航空学院的博士毕业生方耀鹏,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2019届毕业研究生,感谢母校的悉心培养,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感谢亲友的关爱和支持!
今天正好是我第九次来到毕业典礼现场。每一次毕业季,我都会穿着白队服和军乐队同学一道演奏校歌、送别毕业生;大家也可能在新清华学堂的舞台上看到过我,我就是话剧《马兰花开》里面那个能够“自动定位”的景片;我还在临毕业最后一年担任了党支书,为集体站好了最后一班岗。感谢清华给我这么多宝贵的机会,让我勇敢地尝试无限可能,成为各种不一样的自己。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也将挥手道别挚爱的清华园,收拾行囊,奔赴新的征程。离别总是匆匆,来不及尝遍食堂的所有美食,来不及打卡园子里的每个角落,来不及多听几场讲座,多看几次演出,时间便催促着我们前往人生的下一站。而最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得及练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经历了清华的求学光阴,我们每个人身上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刻上了清华人的烙印。“选择清华便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这句话依旧令现在已近而立之年的我热血澎湃,意气奋发。清华人的勇敢从容以及浓厚的家国情怀,将是我们这一生最大的精神财富!
勇敢的清华人选择初心!我来自福建沿海一个普通的渔村。童年的我总是喜欢仰望星空,想象着稀奇古怪的外星生物……浩瀚的宇宙总是吸引着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谁能想到,这个嬉戏于田野之间的赤脚孩童,有朝一日会幸运地进入清华,并与中国航天事业结缘。面对选择,有的人左顾右盼,权衡利弊,唯恐失去什么,然而我的选择始终很坚定。九年前,我的专业志愿只有一个,便是心仪已久的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创立的工程力学系;九年后,我的目标单位也只有一个,便是肩负着民族航天梦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人生的这两次重要选择,我没有犹豫,也从不后悔。清华的教育让我们勇于追寻自己的初心!
勇敢的清华人追求卓越!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评审专家这样评价“……非常有勇气去挑战难题,极有可能头破血流……”基础理论的创新很难,我博士前四年一作文章发表数为零,第一次博士开题被否定,每年收到的奖学金申请邮件都被我默默忽略。在那段人生的低谷,我的导师高华健院士与刘彬教授给了我最大的包容和支持,鼓舞着我的斗志:“清华学生就要做一流的学术,要让成果在时间跨度和学科广度上都能站得住脚”。也正因此,我在博士期间终于取得了多个创新的理论突破:首次给出了合理普适的性质张量各向异性度量,并迅速为物理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所接收;提出了简洁的一般性材料级失稳准则,并解决了复合材料与软材料的失稳难题,被力学顶级期刊《固体力学与物理学报》特刊约稿。清华的教育让我们勇于挑战本领域一流的学术难题!
勇敢的清华人胸怀天下!我博士毕业选择前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与我研究相关、且国家亟需的新一代柔性空间机械臂的科研攻关。习总书记说过,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我坚信人类终将告别地球,前往新的未知世界。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引弦待发,然而涉及空间站在轨组装和维护的空间机械臂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柔性机械臂突破了传统刚性机械臂的诸多局限,正成为各国竞相争逐的前沿技术方向,这也正是我博士研究关注的方向。我期盼着发挥所学,将理论付诸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航天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清华的教育让我们勇于承担起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责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勇敢的清华人不忘初心、肩负使命、追求卓越、胸怀天下。让我们团结起来,携手奋斗,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乃至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祖国健康工作至少五十年!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最眷恋的清华园,暂时的离别是为了最好的相会!愿我们相会中华腾飞时!
谢谢大家!
(清华新闻网7月6日电)
编辑:赵姝婧 吕婷
审核:卢小兵 程曦
2019年07月06日 08:32:48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