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自动化系教师在《科学》子刊上发表焦点论文 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清华自动化系教师李力在《科学》子刊上发表焦点论文

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


清华新闻网4月25日电 日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李力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在《科学》(Science)子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焦点论文《基于虚实互动的车辆智能平行测试》(Parallel Testing of Vehicle Intelligence via Virtual-Real Interaction),文中提出了基于虚实互动的车辆智能评估与扩展框架,提出了测试和验证无人车对复杂交通场景理解和行驶决策能力的方法,进而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无人驾驶汽车已成为全球工业升级和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典型代表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些企业已经推出了高级辅助驾驶车辆,能在特定场合,取代人类驾驶员进行驾驶。而另一些企业则获得了测试牌照,开始在真实道路上实测无人驾驶车辆。
然而,一些事故表明,目前推出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化程度距离商业化落地仍有距离。有鉴于此,业界和公众对于无人驾驶智能水平的测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研究人员和汽车制造商已经建立了专用于自动驾驶的试验场和试验数据集,但目前智能车辆的试验仍然是耗时、效率低下,甚至有时对于使用同一条道路的人来说是危险的。

图1 常熟市智能汽车测试基地和2018年中国智能汽车未来挑战赛的部分任务
为此,李力副教授研究团队和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合作,建立了一个自我驱动的闭环测试系统,重点是实施更具挑战性的测试,以加速自主车辆的建造和测试。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建立了一组语义定义来描述应该由自主车辆完成的任务。测试驾驶场景的每个语义实体将在语义任务空间中被检索和复制。而对于语义对象的排列组合将保证所设计的自主车辆在所有可能的驾驶场景下工作。
第二部分为指定的任务实例实现测试。现场试验与模拟试验紧密结合,保证试验安全,通过虚拟测试尽量加快试验速度,增加测试覆盖性。
第三部分自动对汽车的性能和语义任务的难度进行评价,以对抗升级的方式寻求最具挑战性的新语义任务。一方面,根据图灵的想法,如果一个系统能够完成所有可能的任务,那么它就可以说是对一种特殊任务足够智能的。因此,只要测试有明确的任务定义和有效的方法来生成丰富的测试数据,我们就可以实现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系统。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强调测试以任务驱动和以数据为中心。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专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负荷大量高强度的测试,并且可能引入主观偏差,因此第三部分强调智能机器在人类专家指导下进行自我升级,来增强自身能力。

图2 常熟市智能汽车测试基地和2018年中国智能汽车未来挑战赛的部分任务
该测试系统不断升级,以求对受试车辆进行系统、定量、自动和安全的测试,成功地支持了2009年至2018年的“中国智能汽车未来挑战”(Intelligent Vehicle Future Challenge, IVFC),在常熟市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汽车测试基地,举办国内首个无人驾驶高速公路测试比赛和国内首个无人驾驶虚拟测试比赛。实证表明,该测试系统大大减轻了竞赛组织者和测试工程师的负担,使得智能测试更加定量化、自动化和公平公开。

图3 基金委专家组和各参赛队观看2017年中国智能汽车未来挑战赛的实时监控和评分
李力副教授于2006年被引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感知,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项目受到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测试评估与环境设计”支持,项目结题评审为优。
论文链接: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4/28/eaaw4106
供稿:自动化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4月25日 15:01:30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测试 智能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首届清华三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举行 深度对话人工智能与基础数学研究
    首届清华三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举行深度对话人工智能与基础数学研究清华新闻网3月26日电3月22-24日,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与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办的首届清华三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举行。国际一流大学****、著名IT企业专家,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电机系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复杂电网‘智能机器调度员(AO)’关键技术与应用...
    电机系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复杂电网‘智能机器调度员(AO)’关键技术与应用通过鉴定清华新闻网3月19日电3月12日下午,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复杂电网‘智能机器调度员(AO)’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李开复做客清华深入阐释人工智能的历史和未来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做客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深入阐释人工智能的历史和未来清华新闻网3月6日电2月28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做客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与在座师生分享他对人工智能(AI)时代的见解与展望。李开复谈AI时代的发展李开复首先介绍AI在不同时代的四次应用浪潮。通过生动形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智能研究中心成立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智能研究中心成立清华新闻网1月23日电1月21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智能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知识中心)成立仪式暨知识计算开放平台发布会在清华举行。副校长、人工智能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政院士,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出席成立仪式并共同为中心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深研院信息工程学院邹月娴教授课题组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上发表论文
    最近,视觉和语言的多模态任务,例如图像字幕和视觉问题解答(VQA),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但是,大多数现有的模型都专注于单个任务。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邹月娴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这些任务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认为如果模型可以同时考虑这些多模态问题,则可以共同学习来自不同任务的不同知识,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工学院李法新课题组完成野外埋地管道监测试验并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最近,北京大学工学院李法新课题组在山东烟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埋地管道野外监测试验,他们设计制备了一套组合变形的压电换能器指环阵列,用于管道中扭转导波T(0,1)的激发与接收,实现了埋地管道单向监测距离长达20米以上,明显领先于当前国际上的最好水平(5~8米)。本工作的第一、第二完成人分别是工学院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工学院谢广明课题组在多智能体协作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北京大学工学院谢广明教授课题组在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相关论文以“Limit-cycle-baseddesignofformationcontrolformobileagents”为题,并以长文(fullpaper)形式发表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国际顶级期刊I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新材料学院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速发现新型材料结构方面取得进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构建的材料数据库等大数据系统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许多还没有实验和理论数据的化合物性质可以被预测出来,这将大大加速新材料发现及相关研究。机器学习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之一是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它试图在材料指纹(包括组成元素的特征、原子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在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光驱动智能仿生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利用智能响应材料制备的软体机器人相比于传统的刚性装置具有更高的形变灵活度与环境适应性,更贴近自然界中生物体的运动方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仿生领域。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波长、强度、光照位点都可以被调整,因而光响应性器件可以实现远程、非接触式的精确控制。但是已有的光驱动器件受限于原料的性质、机械强度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制用于健康监测的智能贴片
    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利用摩擦起电效应与静电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可用于健康监测的自驱动无线传输智能贴片。相关研究成果整理为以《用于健康监测的自驱动无线传输智能贴片》(Self-poweredwirelesssmartpatchforhealthcaremonitoring)为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