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电机系科技成果“大电网调度运营决策的高效建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清华电机系科技成果“大电网调度运营决策的高效建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通过鉴定


清华新闻网4月25日电 4月18日下午,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清华大学电机系“大电网调度运营决策的高效建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等11位鉴定委员会专家出席鉴定会。
鉴定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咨询部主任李武峰主持,清华大学科研院王燕副院长致欢迎辞。清华大学电机系夏清教授、康重庆教授、钟海旺副教授等项目组成员分别作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
该项目的科研工作历时12年,面向我国大电网调度运营决策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紧密结合国家电力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形成了一系列“顶天立地”的原创性成果,包括:构建了面向复杂大电网的低非线性度潮流新模型、提出了基于诱导函数的大规模0-1混合整数优化新方法、分析运营决策安全风险的相依概率性序列运算新理论与基于约束空间投影的电量交易可行域辨识新技术。基于以上理论成果研发了月度及日前机组组合、检修计划与安全校核等软件系统并实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可满足大电网实际调度运营决策业务中对优化计算时间与精度的苛刻要求,提升了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精准性、时效性、全局性、协同性和安全性,支撑了我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和可再生能源消纳,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夏清教授作工作报告

康重庆教授作技术报告
鉴定委员会专家在听取项目组汇报的基础上,就具体技术问题展开了质询与讨论。鉴定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李明节副主任肯定了项目研究成果在实际大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应加快实现成果转化与落地部署。鉴定委员会主任周孝信院士高度认可项目组所研究问题在处理非线性、随机性问题上具有基础性、共性与高难度,肯定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意义与应用价值。

鉴定会现场
经讨论,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实现了大电网调度运营决策的模型、方法、理论与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我国17个省级电网和5个区域电网进行了推广应用。
清华大学电机系陈启鑫、张宁副教授,以及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等项目完成单位的相关人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鉴定会。
供稿:电机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4月25日 11:37:40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鉴定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