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景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生,籍贯上海。1981年3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1997年期间,在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理论力学教研室作为高访人员进修惯性技术半年。主要从事导航仪器及控制,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自1983年以来,一直主讲“控制工程基础” 清华大学机械学院本科平台课。自1998年以来,主讲“最优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研究生课程。 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控制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最优及自适应控制(清华大学讲义1999年)。参编机电一体化工程基础 - 机电系统控制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教材。累计指导研究生14名。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科研工作包括微硅型惯性仪表技术研究、快速定位定向车、 CIMS实验工程自动导引车系统、石英挠性加速度计、QH-DY自动测试系统、Y9025B型高精度圆度仪、CXG-2型磁悬规、平台式定位定向系统、捷联式定位定向系统等。科研共获部级一等奖1项,部级三等奖3项。主编专著“微惯性仪表——微机械加速度计”,另发表论文约30篇。
兼任中国航空学会陀螺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四届技术咨询部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导航分会天文/惯性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惯性导航及仪器教材小组委员、全国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责任教师。
Email:dongjx@pim.tsinghua.edu.cn
电话:010-62792119
近三年主要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刊物、会议名称 | 年、卷、期 | 作者姓名 (前三名) | 检索类别及 检 索 号 |
1 2 3 4 5 6 7 8 9 | 微惯性仪表─微机械加速度计 一种扭摆式加速度计的结构研究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Multi-finger Micromechanical Silicon Accelerometer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electrostatic force in microaccelerometers 关于微硅机械加速度计表头设计的几个问题 一种叉齿式微硅机械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分析 超声硬度计原理及其发展 捷联惯导系统的信号采集与转换 便携式仪表电源的设计 |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学报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technologies 测控技术 宇航学报 金属热处理 传感器技术 电源技术应用 | 2003年 2000年第40卷第8期 2001,V4601 2003 2002年第21卷第12期 2002年第23卷第1期 2001年第二期 2001年第20卷第10期 2002年第5卷第1.2期 | 董景新 董景新,吴晓春,高钟毓 Dong Jingxin, Qin Junhua Jingxin Dong, Xiaochun Wu 刘云峰, 董景新, 曹志锦 李疆, 董景新 闵应宗,董景新, 赵长德 李疆, 董景新, 陈浩生 | ISBN7-302-06296-X/TH.109 EI01035572588 ISSN1000-005, CN11-2223/N,BM270 EI02447173603 ISSN0277-786 ISBN 0-8194-4340-9 Proc. SPIE Int. Soc. Opt. Eng. 5116, 690 (2003) ISSN1000-8829, CN11-1764/TB ISSN1000-1328, CN11-2054/V ISSN0254-6051, CN11-1860/TG ISSN1000-9787 ISSN0219-2713, CN11-1860/TG |
论著清单
论著名 | 编著者 | 出版单位 | 出版 日期 | 本人承担部分 |
控制工程基础(1、2版) | 董景新,赵长德,熊沈蜀,郭美凤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92年 2003年 | 主编 |
“控制工程基础”多媒体光盘教材 | 董景新,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0.1 | 主编,稿本 |
最优及自适应控制 | 董景新 | 清华大学研究生讲义 | 1999.2 | 编写全部内容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高钟毓,董景新,王永梁,张嵘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7年 | 编写第二、四章,约8万字 |
现代制造技术手册 | 王先魁主编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1.1 | 编写第二篇第八、十章及第一篇第五章部分,约12万字 |
机械电子工程 | 高钟毓主编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3.9 | 编写第五、六、七、十四章,约9万字 |
科学与工程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或发明专利国别 | 奖励 等级 | 本人排名 | 时间 |
1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北京市2001年教学成果奖 | 一等 | 3 | 2001.9 |
2 | 控制工程基础教材 | 清华大学优秀教材奖 | 二等 | 1 | 1996年 |
3 | 电动机驱动X-Y工作台教学实验装置 | 清华大学第六届实验技术成果奖 | 二等 | 1 | 1999年 |
4 | “控制工程基础”平台系列课教学改革和实践 | 2000年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 | 二等 | 1 | 2000年 |
5 | “控制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 | 2000年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成果奖 | 二等 | 1 | 2000年 |
6 | 1995年教学工作 | 清华大学1994、1995年教学 工作优秀成果奖 | 二等 | 1 | 1995年 |
7 | 快速定位定向车 | 北京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4 | 1999年 |
8 | QH-DY自动测试系统 | 中国船舶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5 | 1991年 |
9 | 石英挠性伺服加速度计 | 国家计量总局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3 | 1983年 |
10 | 定齿偏置的梳齿式体硅加工微机械结构, | 发明专利,授权公开号CN | 3 | 2001.9 | |
11 | 梳齿式体硅加工微机械加速度计 | 发明专利,授权公开号CN | 3 | 20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