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陆化普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4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313
邮编:100084
电话:
传真:
Email: luhp@tsinghua.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邮编:100084
电话号码:
E-mail:fanjsh@tsinghua.edu.cn
-->
教育背景
1978.2 - 1982.1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海洋石油建筑工程专业) 本科
1987.4 - 1989.3 日本名古屋大学 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硕士课程) 硕士
1990.4 - 1993.3 日本名古屋大学 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博士课程) 博士
工作履历
1982.2 - 1987.1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 教师,助教
1989.4 - 1990.3 日本日建设计公司 工程师(交通规划)
1993.4 - 1994.10 日本东方咨询公司交通规划部任职 一级工程师(交通规划)
1994.10 - 2001.2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副所长,副教授
2001.3 - 2001.8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所长,副教授
2001.8 - 今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开设课程
1.研究生课程:交通规划理论
2.本科生课程:城市规划与交通
3.本科生课程:交通规划
研究领域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政策、交通安全
科研项目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交通强国战略研究 2017~至今
北京市科委、北京交管局 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交通系统顶层设计研究 2017~至今
中国工程院课题 城市群协同发展交通战略与政策研究 2016~至今
美国能源基金会研究 中国货运节能减排政策与策略研究 2016~至今
交通运输部课题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标项目 2015
VOLVO、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绿色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2015~
新加坡合作项目 珠海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2015~
沈阳市交通局 沈阳市物流系统发展规划 2015
中国工程院课题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 2014~201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联网联控关键技术研发及系统集成 2014~2016
中国工程院课题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综合交通问题研究 2013~2014
国家发改委项目 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一体化开发思路与模式研究 201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2012~2014
北京科委项目 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三期工程科学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系统330个路口仿真 2011~2012
科技部项目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 2009~2011
国家发改委项目 城镇化与轨道交通研究 2010~2010
交通运输部项目 “十二五”期区域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对策与政策研究 2009~2010
国家发改委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若干问题研究 2009~2010
公安部项目 “畅通工程”经验总结与深化战略对策研究 2009~2010
盘锦市政府项目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规划设计 2009~2010
南海区政府项目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规划设计 2009~2010
盘锦、锦州、辽阳市世行项目 道路交通安全审计 2009~2010
佛山铁投项目 佛山铁投发展战略研究 2009~2010
国家863项目 “经济圈交通网络结构优化技术” 2007~2009
国家863项目 “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紧急情况下交通组织技术” 2007~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交通安全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 2007~2009
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项目 “北京市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系统开发” 2007~2010
国际合作项目 “城市可持续交通研究” 2006~2008
中国工程院“交通运输网络理论”研究项目 “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载工具模型研究“ 2005~2006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理论研究 2005~2006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 国家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 2004
北京市科委项目 “北京市交通科技发展规划” 2003
国家“十五”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项目 杭州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平台开发以及交通信息系统开发 2003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 “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研究” 2003
国家“十五”重大研究课题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ITS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 2002~2003
兰州市、济宁市、大连市、三亚市、廊坊、曲阜市、济宁市、临沂市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02~2004
沈阳、杭州、大连、长春、顺德、鞍山等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2002~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研究 2001~2003
公安部项目 “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999
学术兼职
四部委(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组长;
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国家道路交通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分中心主任;
世界交通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交通防灾专题研究委员会主席;
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等若干城市的交通顾问、多种杂志编委等
奖励与荣誉
2017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七
2016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第四
2012 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第三
201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第四
2012 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规划一等奖 第二
2012 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第一
2012 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成果一等奖 第一
2010 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
2008 科技奥运先进个人 第一
2005 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第三
2004 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五
2004 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第一
2003 清华大学优秀党员 第一
2002 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第一
2002 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
2002 辽宁省公安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
2001 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第一
1998 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一
1994 日本地域学会杰出论文奖 第一
学术成果
主要专著:
1. 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 陆化普: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年
3. 陆化普等: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4. 陆化普,朱军,王建伟:城市轨道的研究与实践,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年.
5. 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年
6. 陆化普:智能运输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7. 陆化普等: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8. 陆化普,李瑞敏,朱茵:智能交通系统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9. 陆化普、韩连绪、石京、焦朋朋:济宁-曲阜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06年
10. 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1. 陆化普、石京:交通规划习题集,2006年
12. 陆化普,石京,李瑞敏:城市交通规划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3. 陆化普,黄海军:交通规划理论研究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4. 陆化普等 城市道路系统编码方法及其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
15. 陆化普等: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问题、挑战与实现途径,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
16. 陆化普等: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可持续交通:理论与中国实践,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年
17. 陆化普等 国家规范: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
18. 陆化普等:城市道路混合交通流分析模型与方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
19. 陆化普,石京: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习题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0. 陆化普、隋亚刚、李瑞敏、郭敏:城市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
21. 陆化普: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人民城市出版社, 2012年
22. 陆化普等 公安部规范: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2012年
23. 陆化普:生态城市与绿色交通:世界经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24. 陆化普,余卫平: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25. 陆化普,王长君、陆洋:城市交通拥堵机理与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26. 陆化普:轨道创造的世界都市——东京(译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27. 陆化普等 《弹性城市与地域重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译著)
28. 傅志寰、陆化普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6年
29. 陆化普等 公安部规范:道路交通拥堵经济损失评估指南 2015年
主要发明专利:
1. 201303-辅助交警指挥交叉路口交通的协调控制系统
2. 201304-基于互联网的辅助交警指挥交叉路口交通的协调控制系统
3. 201307-带有预置位功能的车辆越线行驶监控系统
4. 201309-视频自动监控车辆违法越线行驶系统及方法
5. 201309-一种快速路匝道口用监控系统及方法
6. 201504-一种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及系统
7. 201509-城市交通战略规划方案自动生成的方法和装置
8. 201604-一种交通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
9. 201703-用于评估当前出行需求及预测未来出行需求的方法及系统
10. 201703-快速生成交通广播路况信息发布稿的方法、介质和系统
11. 201706-一种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主要软件著作权:
1. 2009-城市交通管理指挥系统信息平台软件(v1.0)
2. 2010-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辅助决策支持系统(v1.0)
3. 2010-经济圈交通系统优化分析与规划软件(v1.0)
4. 2010-经济圈交通系统优化分析与规划软件1(v1.0)
5. 2011-区域公路网交通信息社会化服务系统(开发者证书)(v1.0)
6. 2011-区域公路网交通信息社会化服务系统(v1.0)
7. 2011-区域公路网实时交通信息诱导生成与发布系统(开发者证书)(v1.0)
8. 2011-区域公路网实时交通信息诱导生成与发布系统(v1.0)
9. 2013-基于活动的交通规划软件(v1.0)
近年发表的主要SCI论文:
[1]Jing Liu, Huapu Lu, He Ma, Wenzhi Liu. Network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Rail Transit Plans in Beijng-Tianjin-Hebei RegionConsidering Connectivity Reliability. SUSTAINABILITY. Volume 9, Issue 8. 2017
[2]He Ma, Huapu Lu, Zhiyuan Su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n Vehicle Ownership Based on an Improved Stochastic Gompertz Diffusion Process[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17.
[3]He Ma, Huapu Lu, Amanda Stathopoulos, Yu Nie. Characterization of Trip-Level Pace Variability Based on Taxi GPS Trajectory Dat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17.
[4]Zhang Yuhuan, Lu Huapu, Luo Shengxi, Sun Zhiyuan, Qu Wencong. Zhang Y, Lu H, Luo S, et al. Human-Scal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Urban Intersections Based upon Multi-Source Big Data[J]. Sustainability, 2017, 9(7):1148.
[5]Liu Wenzhi, Huapu Lu, Sun Zhiyuan, Liu Jing. Elderly’s Travel Patterns and Trend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Beijing. SUSTAINABILITY, Volume 9, Issue 6, 2017.
[6]He Ma, Huapu Lu, Yu Nie, Amanda Stathopoulos. Incorporating Preference Heterogeneity in Italian Young People’s Vehicle Purchase Choice. Transportation.
[7]Lu Huapu, Sun Zhiyuan Three-stage Approach for Dynamic Traffic Temporal-spatial Mode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
[8]Yu Ding, Huapu Lu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nd use on travel behavior: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 52: 23-28.
[9]Ding Yu, Lu Huapu, Zhang Lei. An analysis of activity time use on vehicle usage rationed days [J]. Transportation, 2015. (Published on line)
[10]Ding Yu, Lu Huapu.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nline shopping and personal activity travel behavior: an analysis with a GPS-based activity travel diary [J]. Transportation, 2015. (Published on line)
[11]Ding Yu, Lu Huapu.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nline shopping and personal activity travel behavior: an analysis with a GPS-based activity travel diary [J]. Transportation, 2015. (Published on line)
[12]Lu Huapu, Sun Zhiyuan, Qu Wencong, et al. Automation countermeasure system for intersection optimization [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5, 2015: 893872.
[13]Lu Huapu, Sun Zhiyuan, Qu Wencong. Big data-driven based real-time traffic flow state iden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5, 2015: 284906.
[14]Lu Huapu, Sun Zhiyuan, Qu Wencong, et al. Real-time corrected traffic correlation model for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 2015: 348036.
[15]Sun Xu, Lu Huapu, Fan Yueyue. Optimal bus lane infrastructure design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4(2467): 1-11.
[16]Wu Juan, Lu Huapu, Sun Xu, et al. The best path analysis in military highway transport based on dea and multiobjective fuzzy decision-making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 2014: 206024.
[17]Yu Ke, Lu Huapu. Effects of countdown signals in red phase on driver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japan and turkey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 2014: 671589.
[18]Sun Xu, Lu Huapu, Wu Juan. Bus detec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J]. Neurocomputing, 2013(118): 1-9.
[19]Yang Yanni, Lu Huapu, Yin Yafe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 for efficient, safe, and sustainable mobility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3(2333): 37-45.
[20]Sun Xu, Lu Huapu, Chu Wenjun. A low-carbon-based bilevel optimization model for public transit network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3, 2013: 374826.
[21]Wu Juan, Lu Huapu, Yu Xinxin, et al. Genetic algorithm for multiuser discrete network design problem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2, 2012: 686272.
[22]Lu Huapu, Ding Yu, Zhang Lei.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s a mediating variab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nd use on travel behavior: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SSCI源刊)
[23]Ding Yu, Lu Huapu, Sun Xu. The impact of improved accessibility on shopping activity: a person-based measure [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4]Lu Huapu, Sun Zhiyuan, Qu Wencong. Three-stage approach for dynamic traffic temporal-spatial model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5]Sun Zhiyuan, Lu Huapu, Qu Wencong. Tr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for combined urba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and traffic flow guidance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6]Yang Yanni, Yin Yafeng, Lu Huapu. Designing emission charging schemes for transportation conformity [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14, 48(7): 766-781
[27]Li Ruimin, Ma Hongliang, Lu Huapu,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eijing road traffic prediction system [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4, 2014: 316032
[28]Peng Yu, Shang Huayan, Lu Huapu. Analysis of phase transition in traffic flow based on a new model of driving decision [J].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2011, 56(1): 177-183
[29]Peng Yu; Shang HuaYan;Lu Hua-Pu Analysis of Phase Transition in Traffic Flow based on a New Model of Driving Decision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2011,56(1):177-183
[30]Dong, Shen; Li, Ruimin; Sun, Li Guang;Lu Hua-Pu Short-Term Traffic Forecast System of Beij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10,2193:116-123
[31]Hu, Qi-Zhou; Lu, Hua-Pu;Deng, Wei Evaluating The Urban Public Transit Network Bases on The Attribute Recognition Model TRANSPORT 2010,25 (3):300-306
[32]Ahmed, Qureshi Intikhab; Lu, Huapu; Ye, Shi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equity: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and Karachi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08,42(1):125-139
1978.3 – 1982.1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工学学士
1982.2 – 1984.12 郑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
1989.2 – 1991.12 南斯拉夫铁托格勒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技术科学博士
-->



相关话题/水利 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