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颖心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6-06

朱颖心ENGLISH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010-62782746传真:010-62773461E-mail:zhuyx@mail.tsinghua.edu.cn联系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清华大学二校门东北侧旧土木工程馆219室)
邮政编码:100084
【研究方向】
[1]可持续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
[2]人体动态热舒适理论研究

【教育简历】
1979年9月-1984年8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8月-1989年8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专业履历】
1989年9月-1993年12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讲师
1992年7月-1993年10月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1993年12月-1998年8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副教授
1998年8月-2000年8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
1997年8月-2000年8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党委书记
2002年7月-2002年12月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工综合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8年3月-2009年3月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9月-至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随研究所转入建筑学院)
2004年12月-2008年12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所长
2005年3月-至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8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兼建筑技术科学系系主任
2009年3月-至今城乡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1年8月-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客座博士生导师(2003-2005海天学者)

【社会兼职】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住建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
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
国际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气候科学院特别会员/FellowofISIAQAcademy
国际建筑性能模拟学会理事会中国代表/BoardmemberofInternationalBuildingPerformanceSimulationAssociation(IBPSA)
国际建筑性能模拟学会特别会员/FellowofIBPSA
BuildingandEnvironment编委
EnergyandBuildings编委
JournalofAsiaArchitectureandBuildingEngineering编委
BuildingSimulation:AnInternationalJournal编委
BuildingPerformanceSimulation编委
InternationalJournalofSustainableBuildingTechnologyandUrbanDevelopment编委
《暖通空调》编委
《建筑节能》编委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编委

【课程教学】
主讲/合讲课程
1.建筑环境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2学分,32学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2.暖通空调与制冷技术本科生必修专业课,4学分,64学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本科生公共选修课,1学分,16学时,面向所有专业
参讲课程
1.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本科生必修专业课,11学分,192学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2.建筑技术概论本科生必修基础课,2学时,建筑学专业
3.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建造(英语)研究生任选课,4学时,土建类相关专业

【主要研究课题】
[1]973课题:“座舱环境设计参数体系与适航标准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子课题“座舱热舒适设计参数优化”(2012CB720104-2),2012.1-2016.12,子课题负责人
[2]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动态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的基础研究(50838003),2009.1~2012.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报批稿),2012年7月报批,参编单位负责人
[4]住建部课题:“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2009-2011年,参编单位负责人
[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课题:“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与模拟分析软件开发”,2006.9-2010.12,课题负责人
[6]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土建工程科技领域课题:低碳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城镇化建设问题,2009.1-2010.3,执笔人
[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课题:“建筑室内环境综合评估技术与智能监控系统研究”,子课题“建筑室内单区域环境评估体系研究”,2006.9-2010.12,子课题负责人
[8]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课题:“大型公共建筑能量管理与节能诊断技术研究”,2006.1-2010.12,子课题负责人
[9]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建筑环境气流紊动特性的形成与迁移规律研究”(50478008),2005.1-2007.12,项目负责人
[10]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五:“降低建筑物能耗的综合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可调控智能围护结构研究”,2004.1-2005.12,负责人
[11]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DBJ/T01-101-2005,2005年7月1日发布,参编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HJ/T351-2007,2007-07-23发布,2007-11-01实施,参编
[13]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一:“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2004.1-2005.12,子课题负责人
[14]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人体动态热舒适机理与评价研究”(50278044),2003.1-2005.12,项目负责人
[15]科技部奥运科技十大专项课题: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2.8-2004.8,主要研究者;
[16]北京市科委项目:新建建筑能耗评估体系与超低能耗示范建筑的建立与实践研究,2002.1-2004.12,主要研究者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住区微气候的热物理问题(E59836250),1999.1-2003.12,子课题负责人
[18]国际合作项目(与MIT合作):中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性住宅建筑,1999.1-2001.12,子课题负责人
[19]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地铁灾害虚拟现实(VR)及北京地铁控制中心(OCC)防灾决策系统”,2005.1-2006.12,清华方负责人
[20]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课题:地铁热环境与防灾控制模拟软件开发与验证,1995.1-1997.12,项目负责人

【科研获奖】
[1]李国庆、王奕然、朱颖心、顾庆宜、张春生、褚敬止,新型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多功能集成系统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年12月
[2]袁镔、朱颖心、林波荣、陆颖洁等,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综合一等奖,2007年3月
[3]秦佑国、朱颖心、滕树龙、江亿、林波荣、欧阳沁等: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年2月)
[4]郎红阳、石旭东、朱颖心、李晓锋:故宫午门博物馆,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2005年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2005年10月
[5]袁镔、陆颖洁、邹瑚莹、朱全成、王洪星、张燕、林波荣、苗青、朱颖心等:济南交通学院图书馆,2005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6]张寅平、江亿、杨睿、王馨、林坤平、狄洪发、康艳兵、胡先旭、朱颖心、梁新刚、葛新石:相变储能应用基础研究,200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1月)
[7]朱颖心、江亿、杨旭东、李先庭、李晓锋、秦绪忠、左会刚:地下铁道热环境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2000年1月
[8]欧阳沁、江泳、朱颖心,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2002年10月
[9]谭刚、李晓锋、左会刚、朱颖心,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1998年10月,武夷山
[10]朱颖心、李先庭、彦启森,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1996年8月,昆明

【教学获奖】
[1]朱颖心为首的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
[2]朱颖心为首的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
[3]朱颖心、石文星:空调与制冷技术,清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
[4]朱颖心、江亿、石文星、李晓锋、魏庆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9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
[5]江亿、朱颖心、石文星、李晓锋、魏庆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6年8月
[6]朱颖心:建筑环境学,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5年4月
[7]肖勇全、张志刚、朱颖心、许传海、付祥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2月
[8]朱颖心、张寅平、金招芬、李先庭、李晓锋:1998、1999年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朱颖心,狄洪发,李先庭:1996、1997年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彦启森,狄洪发,朱颖心:1994、1995年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1]陈君燕,朱颖心:1994、1995年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个人荣誉】
[1]2008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8年6月,北京市教委
[2]2007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3]2006年度清华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
[4]2003年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
[5]2003年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
[6]2003年美国SUN公司“优秀女教师”奖
[7]2001年度清华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
[8]1997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师
[9]1997年度清华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
[10]1996年“清华之友”二等奖
[11]1991年“一·二九”优秀青年教师奖

【主要论文与论著】
教材和论著
[1]朱颖心(主编)、张寅平、李先庭、秦佑国、詹庆旋,《建筑环境学(第三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
[2]江亿、林波荣、曾剑龙、朱颖心,《住宅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
[3]朱颖心(主编)、张寅平、李先庭、秦佑国、詹庆旋,《建筑环境学(第二版)》(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4]聂梅生、秦佑国、江亿等著,《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ISBN7-112-01666-5(参著)
[5]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组著,《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ISBN7-112-05970-4(参著)
[6]聂梅生、秦佑国、江亿等著,《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ISBN7-112-01666-5(参著)
[7]金招芬、朱颖心、亢燕铭、刁乃仁,《建筑环境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ISBN7-112-04637-8
[8]王继铭、卜诚、屠峥嵘、朱颖心,《建筑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外文期刊
[1]LiHuang,QinOuyang,YingxinZhu,LingfeiJiang.Astudyaboutthedemandforairmovementinwarmenvironment.BuildingandEnvironment,61(2013):27-33
[2]WeilinCui,GuoguangCao,QinOuyang,YingxinZhu,Influenceofdynamicenvironmentwithdifferentairflowsonhumanperformance.BuildingandEnvironment,62(2013):124-132
[3]JuanYu,QinOuyang,YingxinZhu,HenggenShen,GuoguangCao,WeilinCui,AComparisonoftheThermalAdaptabilityofPeopleAccustomedtoAirConditionedEnvironmentsandNaturallyVentilatedEnvironments,IndoorAir,2012,22:110–118
[4]JieMa,XiaofengLi,YingxinZhu:Asimplifiedmethodtopredicttheoutdoorthermalenvironmentinresidentialdistrict,BuildingSimulation,5(2):157-167,2012
[5]ZhenZeng,XiaofengLi,ChengLi,YingxinZhu,Modelingventilationinnaturallyventilateddoubleskinfaçadewithaventilationblind.BuildingandEnvironment,57(2012):1-6
[6]LiHuang,QinOuyang,YingxinZhu,Perceptibleairflowfluctuationfrequencyandhumanthermalresponse,BuildingandEnvironment,54(2012):14-19
[7]LiHuang;YinxinZhu;QinOuyang;BinCao,AStudyontheEffectsofThermal,Luminous,andAcousticEnvironmentsonIndoorEnvironmentalComfortinOffices,BuildingandEnvironment,49(2012):304-309
[8]ChengLi,XiaofengLi,YaxuanSu,YingxinZhu:AnewZero-equationturbulencemodelformicro-scaleclimatesimulation,BuildingandEnvironment,47(2012):243-255,2012
[9]JinjingHua,QinOuyang,YiranWang,HuiLi,andYingxinZhu:ADynamicAirSupplyDeviceUsedtoProduceSimulatedNaturalWindinanIndoorEnvironment,BuildingandEnvironment,47(2012):349-356,2012
[10]BinCao,QinOuyang,YingxinZhu,LiHuang,HuHongbo,DengGaofeng:DevelopmentofamultivariateregressionmodelforoverallsatisfactioninpublicbuildingsbasedonfieldstudiesinBeijingandShanghai,BuildingandEnvironment,47(2012):394-399,2012
[11]BinCao,YingxinZhu,QinOuyang,XiangZhou,LiHuang,FieldstudyofhumanthermalcomfortandthermaladaptabilityduringthesummerandwinterinBeijing,EnergyandBuildings,43(2011):1051-1056,2011
[12]LHuang,YXZhu,QOuyang,BCao,FieldsurveyofindoorthermalcomfortinruralhousingofnorthernChinainheatingseason,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0,26(2):169-172
[13]JYu,YXZhu,QOuyang,BCao,Experimentalstudyontheeffectsofclimaticcharacteristicsonpeople'sadaptabilitytothermalenvironment,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0,26(2):279-282
[14]YingxinZHU,BorongLIN,BinYUAN,Low-costgreenbuildingspracticeinChina:LibraryofShandongTransportationCollege,Frontiersof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inChina,2010,4(1):100-105
[15]FengNing,MaJie,LinBR,ZhuYX,Impactoflandscapeonwindenvironmentinresidentialarea,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16(Suppl.1):80-83,Dec.2009
[16]YuQiong,ZhouXR,LinBR,ZhuYX,Simplifiedpredictionmodelforlightingenergyconsumptioninofficebuildingschemedesign,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16(Suppl.1):28-32,Dec.2009
[17]GuLijing,LinBorong,GuDaojin,ZhuYingxin,Anendpointdamageorientedmodelforlifecycl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buildingsinChina,ChineseScienceBulletin,53(23),3762-3769,Dec.2008
[18]BorongLin,XiaofengLi,YingxinZhu&YouguoQin,Numericalsimulationstudiesofthedifferentvegetationpatterns’effectonoutdoorpedestrianthermalcomfort,JournalofWindEngineeringandIndustrialAerodynamics,96(2008):1707-1718,2008
[19]LijingGu,BorongLin,YingxinZhu,DaojinGu,MingxingHuang,JiaziGai,Integratedassessmentmethodforbuildinglifecycleenvironmentalandeconomicperformance,BuildingSimulation,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8(2):169-1772008
[20]ChunhaiXia,YingxinZHU&BoronmgLIN,BuildingSimulationasAssistanceintheConceptualDesign,BuildingSimulation,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8(1):46-52,2008
[21]XiaChunhai,ZhuYingxin,BorongLin.Renewableenergyutilizationevaluationmethodingreenbuildings.RenewableEnergy,2008,33(5):883-886.
[22]HJLi,XCChen,QOuyang,YXZhu,WaveletAnalysisonFluctuatingCharacteristicsofAirflowinBuildingEnvironments,BuildingandEnvironment,42(12):4028-4033,2007
[23]XiaChunhai,ZhuYingxin,ZhouXiang.ApplicationofUndergroundPipeSysteminResidentialBuildinginDifferentRegion.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NewSeries),14(sup.):348-351,2007
[24]GuLijing,GuDaojing,LinBorong,ZhuYingxin,Studyontheeffectofdifferentenvelopesonlifecycleenvironmentalloadofresidentialbuildings,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NewSeries),14(sup.):431-434,2007
[25]ChenHaibo,ZhuYingxin,EnergysavingandthermalcomfortproblemsofresidentialbuildingswhichadoptconcentratedHVACsystem,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NewSeries),14(sup.):176-178,2007
[26]ZhouX,OuyangQ,LinG,ZhuY,ImpactofDynamicAirflowonHumanThermalResponse,INDOORAIR16(5):348-355,2006
[27]LILiang,LIXiaofeng,LINBorong,ZhuYingxin,Improvedk-etwo-equationturbulencemodelforcanopyflow,AtmosphericEnvironment,40(4):762-770,Feb.2006
[28]OuyangQin,DaiWei,LiHongjun,ZhuYingxin,StudyonDynamicCharacteristicsofnaturalandmechanicalwindinbuiltenvironmentusingspectralanalysis,BuildingandEnvironment,41(4)418-426,2006
[29]C.H.Xia,Y.X.Zhu,H.B.Chen,Z.Han,G.H.Xu,AcasestudyofcontinuouscommissioningofVAVsysteminChina,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NewSeries),Oct.2006
[30]YingxinZHU,BorongLIN,SustainableHousingandUrbanConstructioninChina,EnergyandBuildings,36(12):1287-1297,Dec.2004
[31]LINBorong,TANGang,WANGPeng,SONGling,ZHUYingxin:Studyonthethermalperformanceofthe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dwellingsatWannanareainsummer:fieldmeasurementsanddataanalysis,EnergyandBuildings,36(1):73-78,Jan.2004
[32]YingxinZhu,YinpingZhang,GangLi,FengjunYang,Heattransferprocessesduringanunfixedsolidphasechangematerialmeltingoutsideahorizontaltube,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alSciences,40(6):550-563,June,2001
[33]ZHANGYinping,SUYan,ZHUYingxin,HUXianxu,Ageneralmodelforanalyzingthethermalperformanceoftheheatcharginganddischargingprocessesoflatentheatthermalenergystoragesystems,JournalofSolarEnergyEngineering-TransactionsoftheASME,123(3):232-236AUG2001
[34]YingxinZhu,YanZhang,ModelingofThermalProcessesforInternalMeltIce-On-CoilTankIncludingWater-IceDensityDifference,EnergyandBuildings,33(4):363-370,April2001
[35]YingxinZhu,YanZhang,DynamicModelingofEncapsulatedIceTankforHVACSystemSimul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HVAC&RResearch,6(3):213-228,July2000
[36]YanbingKang,YinpingZhang,YiJiangandYingxinZhu,AGeneralModelforAnalyzingtheThermalCharacteristicsofaClassofLatentHeatThermalEnergyStorageSystem,JournalofSolarEnergyEngineering,121(4):185-193,NOV1999
[37]中原信生、朱穎心,空調システムの働的シミュル-ションの働向とその意义,《空気調和·衛生工学》,第68卷第3號,pp1-10,1994年3月
NobuoNakahara&YingxinZhu,TheStateoftheArtontheDynamicSimulationofHVACSystemandItsSignificance(Japanese),JournalofSHASE(SocietyofHeating,Air-conditioning,andSanitationEngineering)ofJapan,68(3):1-10,Mar1994
[38]YingxinZhu,HideharuNiwa,XiangyangChen&NobuoNakahara,StudyontheDynamicBehaviorandEvaluationofEnergy·EnvironmentPerformanceinHAVCReferenceSystemforBOFD(English),TransactionsofAIJ(ArchitectureInstituteofJapan),No.461,pp69-79,July1994
朱穎心、丹羽英治、陳向陽、中原信生,VAV空気空調システムの働的挙働とBOFDのためのエネルギ一·環境性能評價に関する研究,《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第461号,pp69-79,1994年7月

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题报告和邀请报告
[1]Naturalventilationandthermalcomfortindynamicthermalenvironments,IndoorAir,2011,Austin,US(Keynotespeech)
[2]NaturalVentilationandDynamicThermalComfort,AIVC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10:LowEnergyandSustainableVentilationTechnologiesforGreenBuildings,Oct.2010,Seoul,Korea(Keynotespeech)
[3]TheRoutetoSustainabledevelopmentforChina--Rethinkonadaptabilityofbuildingenergyefficient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GreenBuildingConference,Oct.2009,Singapore(Invitedreport)
[4]Howdevelopingcountriesfindtheirownwaytourbansustainability?--ThinkingfromthebuildingenergyresearchinChina,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ealizingLowCarbonCities:Bridgingscienceandpolicy,Feb,2009,Nagoya,Japan(Invitedreport)
[5]BuildingsandEnergy--ChinesePerspective,InternationalForum--IntegratingClimateChangeMitigationinUrbanDevelopmentinAsianCities,Dec.2007,Nagoya,Japan(Invitedreport)
[6]AirflowFluctuationandDynamicThermalEnvironment,The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ISHVAC2007),Sept.2007,Beijing,China(Keynotereport)
[7]SustainableBuildingMarketTransformationinChina—ChanceandChallenge,Int.WorkshoponStrategicMarketTransformationforthePromotionofSustainableBuildings,Dec.2006,Tokyo,Japan(Keynotereport)
[8]ResearchandapplicationofgreenbuildingassessmentsysteminChina:fromGOBAStoGBAS,6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rchitecturalInterchangesinAsia,Oct.2006,Daegu,Korea(Invitedreport)
[9]DevelopmentofSustainableBuildingRatingSystemandPolicyinChina,AIK1stKorea-Japan-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March,2006,Seoul,Korea(Keynotereport)
[10]GreenBuildingDevelopmentinChina,Design2005Symposium--EastMeetsWest,April2005,Nottingham,UK(Keynotereport)
[11]AirflowFluctuation&ThermalEnvironment),JointSymposium--NewChallengesinBuildingServices,Nov.2005,HongKong(Keynotereport
[12]SustainableBuildingDevelopmentinChina,2ndInternationalWorkshoponSustainableHabitatSystems,Fukuoka,Japan,October3-4,2005(Keynotereport)
[13]GOBAS—ChinaGreenOlympicBuildingAssessmentSystem,The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co-Balance,25-27Oct.,2004,Tsukuba,Japan(Keynotereport)
[14]TsinghuaGreenBuildingResearchCenter----ALowEnergyDemoBuilding,2004Asia-PacificConferenceofInternationalSolarEnergySociety,Oct.2004,Gwangju,Korea(Invitedreport)
[15]Airflowfluctuationsandthermalenvironment:Aliteraturereview,The4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HVAC(ISHVAC’03),Beijing,China,Oct.2003(Keynotereport)
[16]EducatingandTrainingofHVACEngineersandTechniciansinChina,The7th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ConferenceonHeatPumpTechnologies,May2002,Beijing,China(KeynoteReport)

中文期刊
[1]曹彬、朱颖心、欧阳沁、黄莉:北京校园建筑夏冬两季室内热舒适性现场调查研究,《暖通空调》,2012年第42卷第5期,84-89
[2]黄莉、朱颖心、欧阳沁:动态气流作用下的人体可感频率,《暖通空调》,2012年第42卷第5期,96-99
[3]朱颖心、谷立静: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创刊号,p42-45
[4]曹彬、朱颖心、欧阳沁、周翔、黄莉:北京地区冬季室内人体热舒适性及热适应性调查,《暖通空调》,2010年,第40卷第5期,98-101
[5]余娟、朱颖心、欧阳沁、沈恒根、周翔:基于生理指标评价人体热舒适、工作效率和长期健康的研究路线探讨,《暖通空调》,2010年第40卷第3期,1-5
[6]华金晶、欧阳沁、朱颖心、李卉:一种基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的工位型个体化动态送风装置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建筑科学》,2010年,第26卷第10期,53-59
[7]曹彬、朱颖心、欧阳沁、黄莉、程浩蕃、胡红波、邓高峰: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热舒适性的关系研究,《建筑科学》,2010年,第26卷第10期,126-130
[8]周翔、朱颖心、欧阳沁、张旭:环境控制能力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实验研究,《建筑科学》2010年第26卷第10期,177-180
[9]宋凌、朱颖心:多管地道降温的模拟研究,《暖通空调》,2009年第39卷第9期
[10]韩铮、朱颖心:不同风系统末端装置的能效比比较,《暖通空调》,2009年,第39卷第2期
[11]李俊、李晓锋、朱颖心:地铁屏蔽门漏风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分析,《建筑科学》2009(12)
[12]陈海波、朱颖心:基于案例调查的公共建筑节能进展缓慢的障碍分析,《建筑科学》,2009年6期
[13]夏春海、朱颖心:面向建筑方案的节能设计研究——设计流程和工具,《建筑科学》,2009年6期
[14]陈海波、朱颖心、李震:公共机构信息机房环境控制与能耗问题及对策,《建筑节能》,2008年第9期
[15]林威、林波荣、朱颖心:水平外百叶遮蔽系数计算方法比较研究,《建筑科学》,24(10):55-63,2008
[16]谷立静、林波荣、顾道金、朱颖心:中国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终点破坏模型《科学通报》,53(15),2008-08,1858-1863
[17]朱颖心、周翔、曹彬、欧阳沁、黄莉、李宏军:偏热环境下操作温度、服装热阻、季节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实验研究,《暖通空调增刊》,第38卷,2008年10月,P112-118
[18]朱颖心、王刚、江亿:区域供冷系统能耗分析,《暖通空调》,2008年第38卷第1期,
[19]夏春海、朱颖心、周潇儒:基于模拟的空调系统运行水平评价方法,《暖通空调》,2008年第38卷第8期,117-120
[20]夏春海、朱颖心、林波荣: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方法研究,《太阳能学报》,2007,28(6):676-681
[21]夏春海、朱颖心、林波荣:建筑方案阶段建筑性能模拟方法研究综述,《暖通空调》,第37卷第12期,pp32-40,2007年
[22]顾道金、谷立静、朱颖心、林波荣、盖甲子,建筑建造与运行能耗的对比分析,《暖通空调》,第37卷第5期,pp58-60,2007年5月
[23]韩铮、夏春海、朱颖心、徐国海:OCM方法在变风量系统性能验证中的应用,《建筑科学》,第23卷第4期,p107-112,2007年4月
[24]朱颖心,欧阳沁,李宏军,陈晓春,建筑环境中气流动态特征研究,《化工学报》,第57卷增刊,p8-14,2006年12月
[25]顾道金、朱颖心、谷立静,中国建筑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6卷,第12期,pp1953-1956
[26]林波荣、朱颖心、李晓锋,基于模拟技术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实例分析,《建筑科学》,2006,22(4A):8-11
[27]陈晓春,李宏军,欧阳沁,朱颖心,小波变换在建筑环境气流湍动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暖通空调》,2006,37(1)
[28]周翔,朱颖心,具备1/f紊动特性的仿自然风产生方法研究,《暖通空调增刊》,2006年
[29]夏春海、朱颖心、徐国海,变风量系统中环状风道的网络计算方法,《暖通空调》,2006年,37(12)
[30]夏春海,朱颖心,韩铮,徐国海,Commissioning在变风量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暖通空调》,2006,36(11)
[31]袁圆、林波荣、朱颖心,基于负荷动态模拟的冰蓄冷系统设计及控制优化研究,《暖通空调》,2006年,36(190):75-79
[32]夏春海、周翔、欧阳沁、朱颖心,地道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太阳能学报》,2006年,第27卷,第9期,923-928
[33]朱培根、朱颖心,地铁车厢内人员新风量的研究,《暖通空调》,2006年第36卷第3期
[34]李亮、李晓锋、朱颖心,地铁隧道火灾自然排烟模式数值模拟研究,《暖通空调》,2005年第35卷第12期,p6-9
[35]欧阳沁、戴威、朱颖心,自然风与机械风的谱特征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5卷第12期
[36]陈海波、朱颖心,办公建筑变风量系统设计中的热舒适问题,《暖通空调》,2005年第35卷第9期,p75-79
[37]欧阳沁、戴威、周翔、朱颖心,自然通风环境下的热舒适分析与思考,《暖通空调》,2005年,第35卷,第8期,p16-19
[38]朱颖心,欧阳沁,戴威,建筑环境气流紊动特性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4卷第12期,pp1622-1625
[39]朱培根、朱颖心、李晓峰,地铁通风与热模拟方案及其分析,《流体机械》,2004年第32卷第11期
[40]李晓锋、张志勤、林波荣、朱颖心,围合式住宅小区微气候的实验研究《清华大学学报》,43(12):1638-1641,2003
[41]宋凌、林波荣、朱颖心,徽派民居夏季热环境模拟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43卷,第6期,pp826-828
[42]张寅平、王馨、朱颖心、林坤平、徐煦、周翔、陈斌娇、李俊、陈亮亮、江亿:医用降温服热性能与应用效果研究,《暖通空调》,SARS特集,2003年6月,第33卷。
[43]林波荣、谭刚、王鹏、宋凌、朱颖心、翟光逵,徽派民居的热环境测试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42卷,第8期1071-1074
[44]孟斌斌、朱颖心、林波荣:部分负荷下一次泵水系统变流量性能研究,《暖通空调》,2002年,第32卷,第6期,pp108-110
[45]江泳、朱颖心:地铁公共区冬季温度设计标准探讨,《暖通空调》,2002年,第32卷,第4期,pp20-22
[46]欧阳沁、江泳、朱颖心、赵彬:关于地铁隧道区间段阻塞工况临界通风速度的研究,《地铁与轻轨》,2002年第2期
[47]林波荣、王鹏、赵彬、朱颖心:传统四合院民居风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建筑学报》,2002年第5期
[48]林波荣、李晓锋、朱颖心,太阳辐射下建筑外微气候的实验研究——建筑外表面温度分布及气流特征,《太阳能学报》,第22卷,第3期,2001年7月,pp327-333
[49]康艳兵,张寅平,江亿,朱颖心,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传热模型及热性能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0卷第2期,pp106-109
[50]张寅平、朱颖心、江亿,水-空气处理系统全热交换模型和性能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10期,第39卷,pp35-38
[51]朱颖心、张雁,内融冰冰式冰盘管蓄冷槽传热性能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7卷,pp307-312
[52]朱颖心,江亿,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TLCA),《暖通空调》,1998年第4期,pp43-46
[53]李晓锋,朱颖心,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在民用建筑自然通风中的应用,《暖通空调》,1997年,第27卷,第4期,pp7-10
[54]彦启森、朱颖心,一种室内空气热状况模型简化的新方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制冷学报》,1991年第1期,pp1-6
[55]彦启森、江亿、陆致成、朱颖心,用于开发空调自控系统的空调系统实时仿真装置,《制冷学报》,1987年,第1期,pp21-26

教学研究论文
[1]朱颖心、李先庭.课程体系优化是工科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关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增1期,16-21
[2]朱颖心、石文星.对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78-82
[3]肖勇全、张志刚、朱颖心、付祥钊,建环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暖通空调》,2004年6月,第34卷,第6期,pp39-42
[4]朱颖心,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最好课堂,《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12月,第4期(第12卷),pp67-69
[5]朱颖心,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9月,第3期(第12卷),pp26-29
[6]朱颖心:暖通空调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制冷与空调》,2002年8月,第2卷,第4期,pp7-11
[7]朱颖心、江亿、赵荣义、狄洪发,工程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pp101-104

相关话题/导师 建筑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锋
    李晓锋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79993传真:86-10-62773461E-mail:xfli@tsinghua.edu.cn【研究和教学方向】建筑周围微气候研究地铁热环境研究自然通风模拟方法与实验研究【教育简历】1990.9-1994.7哈尔滨建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彬
    赵彬教授,博士生导师ENGLISH联系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清华大学二校门东北侧旧土木工程馆)206室邮政编码:100084办公电话:86(010)62779995图文传真:86(010)62773461E-mail:binzhao@tsinghua.edu.cn 教育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莫金汉     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兼职教授周干峙
    夏建军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75553传真:86-10-62770544E-mail:xiajianjun@tsinghua.edu.cn研究和教学方向分析计量与大型公建节能诊断工业余热利用于城市采暖新型节能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发教育简历1994.09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夏建军
    王宝龙博士,副教授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86571传真:86-10-62773461E-mail:wangbl@tsinghua.edu.cn【研究方向】高季节能效空调热泵技术研究面向性能优化的空调制冷热泵装置模拟²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孙红三
    孙红三ENGLISH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Tel/Fax:010-62787961E-mail:shs@mail.tsinghua.edu.cn198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199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1983-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1999年至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晓华
    刘晓华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73772传真:86-10-62770544E-mail:lxh@tsinghua.edu.cn教育与工作经历·1998-2002,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本科生·2002-2007,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博士研究生·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燕达
    燕达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89761传真:86-10-62770544E-mail:yanda@tsinghua.edu.cn【研究和教学方向】建筑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节能战略研究及规范编制建筑中人行为能耗影响研究【教育简历】1995.09-2000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魏庆芃
    魏庆芃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72404传真:86-10-62770544E-mail:qpwei@tsinghua.edu.cn研究和教学方向建筑节能教育简历1992.9-1997.7清华大学热能系暖通空调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1997.9-2003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馨
    王馨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96113传真:86-10-62773461E-mail:wangxinlj@tsinghua.edu.cn研究方向建筑蓄能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教育简历1992.09-1996.07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19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福林
    王福林ENGLISH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80201传真:86-10-62770544E-mail:flwang@tsinghua.edu.cn【研究教学方向】建筑自动化智能建筑与家居基于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优化控制【教育简历】1989.09-1993.07,武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