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通过引入Au缓冲层提高铁电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光电化学(PEC)分解水是一种将水在太阳光下转化为氢气和氧气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报道的光电极的光电流与实际应用中的需求相距甚远,主要是由电荷复合高、光吸收效率低等原因导致。铁电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半导体,由于材料的自发极化产生的内部电场能促进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减少载流子复合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铁电材料的异常光伏效应,器件的光伏电压不受晶体带隙(Eg)的限制,有文献报道,电极间距200 μm时,铁电材料BiFeO3(BFO)可产生16 V以上的开路电压(BFO的禁带宽度仅有2.3 eV),因此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电荷分离效率。虽然BFO可以在PEC系统中作为光电极材料,但是由于其材料本身固有的特征,BFO的总体PEC活性相对于工业应用来说仍然太低。
近日,江苏大学曹大威教授课题组在FTO玻璃上沉积Au薄膜作为缓冲层,制备了高效的FTO/Au/BFO光电极。他们在该工作中系统研究了Au缓冲层对BF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BFO光电极相比,Au/BFO光电极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电荷分离效率有了显著地提高。此外,通过详细分析不同方向极化电场对电荷转移的影响,证实内建电场方向相一致的铁电极化电场(Ep)能有效分离光电极中的电子-空穴对,减少载流子复合的概率,进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Au/BFO光电极的PEC性能。与纯BFO光电极相比,正向极化后的Au/BFO光电极的光电流密度从-11.2 μA /cm2提高到-77.3 μA/cm2,达到了将近7倍的提升。
Au缓冲层的引入增强了铁电薄膜的电荷分离,为高性能光电极的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对促进铁电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该文章以题为“Enhancement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ferroelectric films via the introduction of Au buffer layer”发表在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J. Semicond., 2021, 42(11): 112701. doi: 10.1088/1674-4926/42/11/112701.)

图1. BFO光电极(黑色)和Au/BFO光电极(红色)的(a)J-t曲线、(b)IPCE曲线、(c)电荷分离效率曲线;(d)在-0.4 V vs Ag/AgCl条件下,Au/BFO光电极(红色)和Au/BFO光电极正向极化(绿色)或负向极化(蓝色)的光电流密度。

图2.(a)FTO、Au和BFO的功函数示意图;(b)FTO/BFO和(c)FTO/Au/BFO的电荷转移机制图;Au/BFO光电极在(d)无极化、(e)正向极化和(f)负向极化下的光生电荷转移机制。
Enhancement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ferroelectric films via the introduction of an Au buffer layer
Dawei Cao, Ming Li, Jianfei Zhu, Yanfang He, Tong Chen, Yuan Liu, Mingming Chen, Ying Yang
J. Semicond. 2021, 42(11): 112701
doi: 10.1088/1674-4926/42/11/112701
Full Text: http://www.jos.ac.cn/article/doi/10.1088/1674-4926/42/11/112701?pageType=en
来源:半导体学报2021年第11期中文导读


相关话题/材料 半导体 电子 电压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晶格失配和异价的Si和III-V族半导体带阶的直接计算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后摩尔时代,Si基光电集成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以InP、GaAs为代表的III-V族半导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发展Si基III-V族激光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Si基III-V族激光器已经实现室温激发,如果异质结中的载流子被更加束缚在III-V族半导体中,则有望提高激光器的发光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浙大物理学系 | 基于腔磁振子系统中多稳态的长时记忆效应和三值逻辑门
    近年,基于腔光子和磁振子相干或耗散耦合的腔磁振子系统引起人们的关注。磁振子可以用于微波和光频光子之间的相干转换,同时磁振子和超导量子比特之间的相干耦合和纠缠也已实现。耦合了自旋波量子、微波光子、光频光子、声子和超导量子比特的混合量子系统逐渐成型,成为未来构筑量子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平台。近日浙江大学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南科大郭旭岗课题组在《自然》发表有机半导体n-型掺杂研究新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郭旭岗课题组在有机半导体n-型掺杂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了高效的催化掺杂方法,相关成果以“Transition metal catalysed molecular n-doing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廉和光电转化效率高而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而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效率高、重量轻、可卷对卷制备等特点,被认为是实现钙钛矿光伏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其柔性衬底的特殊性,在构筑柔性器件时,对于透明电极、电荷传输层、钙钛矿等要进行材料选择和制备优化,以获得高转化效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首次实现氮化物半导体二维电子气中自旋的电学注入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迈向后摩尔时代,基于半导体中的电子自旋自由度发展新一代高速低功耗信息处理器件的自旋电子学受到高度关注。以氮化物半导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具有较长的自旋弛豫时间和电场可调控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在发展室温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基于氮化物半导体二维电子气(2DEG)的射频和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钙钛矿单层高效电致白光中的半导体相变协同光电效应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基础的半导体元器件,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白光LED,作为照明与显示的共性关键基础,从氮化镓蓝色LED突破算起已历时三十余年。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光LED,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Rashba物理的新“味”:自旋轨道耦合可逆调控的直接带隙半导体黑砷
    电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个电子携带一份内禀的电荷,其集体运动产生的电流驱动了照明、晶体管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然而作为一种基本粒子,电子还携带另外一个基本物理量,即自旋。如何操控自旋,研制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电子器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和工程领域孜孜追求的目标。浙江大学和中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Nature:半导体异质结,秒变单晶!
    第一作者:Michael L. Aubrey,Abraham Saldivar Valdes通讯作者:Hemamala I. Karunadasa通讯单位:斯坦福大学研究背景目前,层状异质结构的体相合成几乎完全使用高温固相合成技术,通过这种合成技术,可以分离出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磷化物以及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大角度非视距紫外光语音传输通信系统的实现
    紫外散射通信将信号加载在日盲紫外光后经大气信道进行传输,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发射端与接收端无需严格对准的特点,适用于电磁静默环境下的灵活通信。为达到较高通信距离,紫外通信常使用激光器作为光源。然而目前文献报道的紫外光通信系统的搭建较为笨重,常使用分立的收发器件搭建实验平台,尽管得到了较高的传输速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研究使用有机半导体纳米管创造新电化学致动器
    作者:唐一尘  来源:中国科学报有机半导体纳米管在人工肌肉中的应用。图片来源:美国休斯顿大学/Mohammad Reza Abidian美国休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专门的有机半导体纳米管(OSNT)的电化学驱动器。相关论文刊登于《先进功能材料》。目前,该驱动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有望成为未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