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宁存政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在栅压调控的二维材料中系统地研究材料中激子和相关复合体的基础物理问题,在极低泵浦功率密度下首次证实了一种新型光学增益机制的存在,其增益阈值比传统半导体材料(如GaAs、InP)低5个数量级,并解释了这一光学增益本质上来源于三子--- 一种由激子和额外的电子或空穴组成的准粒子。这一新型增益机制的发现为基于二维材料的低功耗光电子器件---如片上光放大器和纳米激光器奠定了重要的物理基础。这一研究在硅基集成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硅基光源的实现一直是硅基光子学领域研究的热门,二维材料与硅的异质集成进而实现纳米激光器,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栅压调控二维材料中的三子光学增益示意图
相关成果于2020年3月10日以“Excitonic Complexes and Optical Gain in Two-Dimensional Molybdenum Ditelluride Well below the Mott Transi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清华大学孙皓副研究员和博士生王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宁存政教授为通讯作者。
(来源: 《半导体学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