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半导体所锑化物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智川研究员团队在锑化物半导体单模和大功率量子阱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金属光栅侧向耦合分布反馈(LC-DFB)量子阱单模激光器实现2μm波段高边模抑制比(~53dB)下的高功率(>40mW)室温连续输出。成果发表在Appl.Phys.Lett.114,021102(2019)发表后立刻被Compound Semiconductor亮点专题长篇报道。FP腔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单管和巴条组件分别实现1.62瓦和16瓦的室温连续输出功率,一举突破高端激光器进口限制性能的规定条款。相关成果被选为Chin.Phys.B.28(1)(2019)封面文章。
牛智川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国家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深入研究了锑化物半导体的材料基础物理、异质结低维材料外延生长和光电器件的制备技术等,系统性掌握了锑化物量子阱、超晶格低维材料物理特性理论分析和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在突破了锑化物量子阱激光器的刻蚀与钝化等核心工艺技术基础上,创新设计金属光栅侧向耦合分布反馈(LC-DFB)结构成功实现了2μm波段高性能单模激光器,边模抑制比达到53dB是目前同类器件的最高值,同时输出功率达到40mW是目前同类器件的3倍以上。相关成果在Appl.Phys.Lett.114,021102(2019)发表后立刻被国际著名《化合物半导体,Compound Semiconductor 2019年第2期》长篇报道,指出:“该单模激光器开创性提升边模抑制比,为天基卫星载LIDAR系统和气体检测系统提供了有竞争力的光源器件”。在锑化物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方面,研究团队创新采用数字合金法生长波导层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2μm波段的InGaSb/AlGaAsSb应变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其单管器件的室温连续输出功率达到1.62瓦、巴条(线阵)激光器组件的室温连续输出功率16瓦,综合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突破国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出口限制规定的性能条款。相关成果被选为Chin. Phys. B. 28(1), (2019)封面文章。
GaSb基InGaAsSb晶格匹配异质结量子阱的能带带隙可调范围覆盖了1.8μm~4.0μm的短波红外区域,与该波段的其它激光材料体系相比其在研制电直接驱动下高光电效率的激光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锑化物多元素复杂低维材料分子束外延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上锑化物半导体相关的材料与光电器件技术创新发展十分迅速。上述锑化物半导体激光器研究成果突破了短波红外激光器技术领域长期卡脖子核心技术,将在危险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医疗与激光加工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该项目研究工作先后达到国家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3CB942904、2014CB643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61790580和重点项目61435012等的资助。
  

  Compound semiconductor杂志封面和报道页面
  
  APL文章中LC-DFB激光器光谱图
  
   CPB杂志封面
  
  CPB文章中大功率线阵激光器功率图

相关话题/半导体 材料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半导体所在隐藏自旋轨道耦合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18881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骆军委研究组与科罗拉多大学Alex Zunger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刘奇航教授、深圳大学张秀文教授合作在隐藏自旋轨道耦合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Uncovering and tailor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实现了晶圆级高质量InAs纳米结构的维度调控
    最近,国际期刊《纳米快报》 (Nano Letters, DOI: 10.1021/acs.nanolett.8b04561) 报道了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建华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在晶圆级高质量InAs纳米结构维度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InAs是一种重要的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蓝绿激光原位三维成像系统“凤眼”取得新进展
    2018年6到7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周燕、王新伟团队研制的蓝绿激光原位三维成像系统“凤眼”取得新进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水深1000米以下的深海宏生物三维成像,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宏生物观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海洋宏生物的丰度、粒径谱、种群结构等生物量时空分布信息的准确获取对研究海洋生物的发展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娄正副研究员入选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日前,中国科协公示了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2020年度)入选名单,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85名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其中半导体所娄正副研究员榜上有名。娄正,1987年生,2014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同年入职超晶格实验室沈国震研究员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低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柔性电子器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与北大合作在二维晶体范德华外延氮化物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维晶体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等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物理特性和光电性能而被广泛研究,近年来二维材料独特的范德华外延也为氮化物外延生长开启了新的大门。范德华外延将晶体衬底与材料间的并入式生长模式,转换为范德华低势垒诱导生长模式,因此允许外延层与衬底之间存在很大的晶格失配,可以用来生长高质量氮化物薄膜。同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Science重点推荐半导体所在拓扑激子绝缘体相方面的研究进展
    激子绝缘相首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Mott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Mott提出考虑库仑屏蔽效应,在半金属体系中电子-空穴配对而形成激子,可能会导致体系失稳,从而在半金属费米面处打开能隙,形成激子绝缘体状态。但是迄今为止,实验上观测激子绝缘体相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激子绝缘体相存在及其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撰写石墨烯基材料拉曼散射及其应用的综述论文
    石墨烯作为第一种被发现的二维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质。得益于其原子级的厚度和独特的能带结构,单层的石墨烯有着非常好的柔韧性、极高的电子迁移率、很高的热导率、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很大的比表面积。这些优异的性质使得石墨烯材料在广泛的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包括:高频微纳电子器件和机械系统、超薄层晶体管、透明导电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超晶格室在磁性绝缘体中磁振子的拓扑性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磁振子是磁性材料中最基本的元激发,能够用作信息的载体来传递信息。磁性绝缘体中由于没有自由载流子,磁振子传输距离能达到毫米的量级,是用来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绝佳载体。但是如何构造磁振子的波导实现磁振子的定向传播是目前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磁振子在固体中的传播无规往往不易控制。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锑化物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红外激光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启动会顺利召开
    2017年12月18日,我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智川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锑化物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红外激光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顺利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秦玉文主任、李建军主任、潘庆处长,特邀专家夏建白院士、范守善院士、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在柔性人工视觉感知和存储系统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沈国震研究员的研究团队,与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陈娣教授合作,在柔性人工视觉感知和存储系统领域中取得新进展。 人体的视觉系统不仅能够用来感知外界的光线信息,还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存储在大脑的神经系统中。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通过图像传感器阵列的研究已经在模拟人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