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3年人民大学硕士招生录取综合分析(转载请注明)

叮当 考研论坛/2013-07-10

写在前面:
  2013年考研已经尘埃落定,或有汗水,或有泪水。在此祝贺各位未来的RUCers,也希望失利者继续满怀希望的迎接新的挑战。
  版主在三月初就考虑过在复试结束后写一个本年度招生录取分析的帖子,毕业各种忙碌,拖到现在,期间也发布了不少帖子(尤其是6号贴,花费了不少时间)。本帖旨在分析2013年度人民大学硕士招生录取中的一些情况,以此回应各位参加本年度考试考生的一些疑问,也是给2014年度的招生、报考做一个参考。
  由于本文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将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建议进行全文阅读以获得全面信息,每个部分都是你所关心的内容。部分分析或有出入,还望指正。

  一、参考信息及说明(按照时间排序)
  1号帖: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招生简章完全解读
  2号帖:“变招”与“解招”:人民大学2013年研招解读
  3号帖: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推免招生录取情况
  4号帖:2013年人民大学初试成绩晒分贴
  5号贴:【汇总】中国人民大学各院系2013年硕士复试线及安排
  6号帖:【汇总】2013年人民大学各院系专业招生录取情况
  7号帖:【制表】人民大学硕士招生录取各院系分专业数据(总表)
      【制表】人民大学硕士招生录取各院系分专业数据(学硕)
      【制表】人民大学硕士招生录取各院系分专业数据(专硕)

  各贴说明:
  1.招生简章是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很多版友都不愿意认真读上两遍,就无法去获取更多信息,更容易出现曲解。为此,特编写1号贴,对招生简章逐条进行了完全解读,包括从报考到录取的一些主要问题,是考生需要关注的各个环节,但版友仍需要对照简章原文来理解。招生简章每年的变化不大,主要的变动在于查看奖学金比例、报考考试注意事项、教学培养机制等。(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见各单独发布的专业硕士招生简章)。同时,考生也要留意9月发布的单独考试(简称单考生)以及西藏单考(简称援藏)招生简章。一旦有你所报考的院系专业招收了单考生(一般为10-20人),将会压缩少量的(5-10人)统考名额。援藏名额相对较少(一般为5人左右,大部分在5人以内),对统考、联考生影响不大。单考招生面有转向专硕的现象,见下面的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
  2.人民大学2013年招生有不少变动,早在去年7月底,年度招生专业目录发布后,我就及时编写了2号帖,对相关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专业招生变动,如某专业是否招生、该专业考试科目内容有无变化等都需要以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发布时间为每年7月底、8月初。
  3.在3号贴已经有说明,每年9月份,人民大学进行是年度推免招生,并在月底发布拟录取名单。这份名单要比推免计划人数稍多,因为在10月、11月,这些被拟录取的推免生需要像统考生一样进行网上报名并现场确认,以保证录取资格有效。一些推免生,主要是应届生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毋庸置疑,如果在期间找到好工作或者选择其他推免到院校(只要时间不冲突)等,会不进行确认,因此会多出一些名额留个统考生,这是学校无法掌控的。
  4.每年初试成绩公布后,我都会发布一个晒分贴,2013年的晒分贴见4号贴,而且根据院系专业做了表格,相当折腾。一些情况可以结合人民大学发布的年度基本线和各院系复试线做分析。同时该帖还包含一些重要的信息,请自主查阅。
  5.人民大学各院系2013年度复试线及名单、安排等见5号贴。再次要说明的是,未单独发布复试线的院系,默认学校基本线。只要过线即可参加复试,而且3月份的复试针对统考生,因为推免生早在去年9月份就已经复试并发布录取结果了。其中包含本年度接受调剂情况的说明。
  6.人民大学2013年度各院系复试录取情况汇总见号贴,帮助了解各院系各专业上线情况、复试比例、录取情况等重要信息。可以结合该帖中2012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了解各院系大致的变与不变。该帖也是本帖进行年度招生录取综合分析的重要参考。
  7.自2010年起,由于受到专业招生变动影响,使得部分专业之间可以进行内部调剂,因此对于各专业的招录情况不便以往年详细的专业列表发布,改为以学院总数据发布。具体的情况正如大家所观察的一样,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由于各自报考、上线情况有很大差别,在这几年同一个学院内相似专业间很多都可以进行相互调剂,这些信息在录取简报中难以进行表现。因此版主对2011年来的专业招生录取数据进行了汇总,见7号贴。该帖主楼有年度招生录取详细情况的链接,便于大家获取更为明确的信息。

  二、各院系招生录取情况的说明(注意结合前面的相关帖子来阅读,尤其是6号贴)
  1.经济学院
  与2012年相比,今年招生情况相当正常,也就是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复试比例一定,各自录取一定人数后,淘汰小部分。由于2012年国际商务硕士上线不足,在录取全部复试考生后,学术硕士被淘汰的全部被专业硕士录取,出现无人被淘汰的极特殊现象。往年情况详见关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1、2012年复试、录取情况的说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专业在该学院相对偏冷,与往年一样上线均不足,一般在复试时从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调剂若干。国民经济学仍旧占大头,该专业每年共招生40余人(其中推免15人左右),统考考生的初试最高分相对要高,复试人数较多,差距也较大。其余略
 2.财政金融学院
  与2012年相比,学术硕士上线不乐观,往年情况详见关于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1、2012年复试、录取的说明。这主要有两个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缩招传闻影响,因为该学院今年有两个学术专业取消招生,详见2号贴,如果按照趋势来看统考招生规模会进一步压缩,使得不少考生转投专业硕士。二是受专业课改卷影响,进入复试的考生专业课分数基本在100上下。金融学最高分只有393,高分考生专业课只有90多分,详见6号贴二楼。但金融学专业本年度招收了约20个统考生,主要是因为本年度该专业没有招收单考生。2012年金融学录取11个统考,19个单考,详见7号贴。单考生主要为机关单位的委培生,单考简章发布时间为9月份,内含名额。总的来看,单考生名额不一定完全挤占统考名额,但会占用大部分。
  本年度专业硕士竞争相当激烈,主要是8月专业硕士简章发布时,金融(北京)计划招收60人,其中50人推免,结果9月份推免结果显示只录取了41人,见3号贴,但相比2012年仍存在不少压力。因此除了死守北京的考生外,一部分原金融学考生也转投北京,大部分专硕考生被迫选择转投苏州。但录取结果显示,有部分推免生放弃了资格,联考名额相比计划人数增加不少,而且实际录取比计划要多部分人。版主认为,多于计划人数的招生人数极有可能是单考生,也就是金融硕士招收了少数单考生,而本年度金融学没有。不过由于没有具体信息,也不排除生源质量好多招几人的原因。这点可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专硕结合来看。税务硕士也是受到税务学专业取消统考的影响,部分考生转投专硕,专硕复试比例相应提高一点。其余略。
  3.商学院
  与2012年相比,除了财务管理(现称为财务学)取消统考,基本上无多大变化。该学院中由于企业管理报考、招生人数较多,其余部分专业招生人数较少,因此在复试中企业管理专业的考生可以有机会被调剂到其他小专业。关于会计学专业每年招生的情况,每年都有考生会问下一年会不会不招,这个在此进行强调,见7月底、8月初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只要无特殊说明基本上都会招生,如果还不确定就请咨询报考学院招生办。除了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外,一般几个小专业的招生人数在1到4人,或2人,或4人。要提到的是,该学院每年专业课压分都很严,而且或有超纲题出现,不少考生要两年、三年才能达到90分以上,当然也有十分用工的考生一次就可以成功。这句话只是作为提醒,请各位考生对于书本中的各个知识点都不要遗漏,初试所涉及内容的同类型书目多看多做笔记,学无止境。其余略。
  4.公共管理学院
  与2012年招收11个援藏考生相比,由于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财政招收21个单考生(计划20个),统考名额相对减少部分。其中劳经进入复试1人,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复试录取。由于劳经、社保等专业与劳人院部分专业设置重合,其学科性质也偏向劳人方面,因此公共管理学院这两个专业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房经与城规专业需求较大,而且两个专业在复试前接受校内调剂,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有关联,城市发展中房地产发展与城乡规划是管理者所需要面对的挑战。受专业调整影响,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合二为一,招生人数并无多大变化,详见6号贴。
  本年度专业硕士招生相对混乱。由于教育学院新增教育管理方向的公共管理硕士30人,而且在复试中含有约110余人的委培生。这些委培生基本上是从各机关单位参加考试的,停薪留职,毕业后回原单位。故而本年度招生有很大弹性,也就是联考生被录取到公共管理学院的机会变小,而被调剂到教育学院的机会很大。结果显示,委培生复试113人,录取43+30(苏州)+10(教育)=83人。联考考生复试103人,录取27+10(苏州)+13(教育)=50人。事实上,联考生有18个被调剂到教育学院的名额,但是有不少人未接受而空余了几个名额。据版友反映,教育学院专业硕士上课地点在苏州,第二年是周末班形式,也就是新设置的专业不成熟。也就是说公共管理硕士联考生复试比例为1:2。因此,希望相关招生单位在进行招生工作时,对相关情况事先予以说明,以免引起误解和不满。
  5.法学院
  与2012年相比,法学硕士上线人数较多,基本上按照1:2的比例进行复试,相对反常。从法学类专业的复试情况来看,法学线350实际上正常,因为法学类下属的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院系专业同属法学线,复试比例相对正常,均约为120%。实际上,今年报考法学院的考生初试分数都较高,法学院对此估计不足,没有划学院专业复试线的准备。各专业招生人数、上线情况都不一样,而划专业复试线工作量比较大,时间较紧,复试工作中没有进行考虑。下一年,考生要做好专业课难度加大的心理准备,可能会压分,但也不排除划定院线的可能,还有可能是像去年一样抬高专硕线,使得学硕可以有机会调剂到专硕,还是最后一种可能性较大。
  今年法律硕士上线较为充足,而且没有接受法学硕士的调剂,按照招生规律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按照往年情况,法律硕士会淘汰一部分考生,调剂录取法学硕士一部分考生。总体来看,法学院本年度学硕和专硕的复试录取与去年相比都很反常,前者不正常,后者正常。
  6.新闻学院
  与2012年相比,学术硕士无多大变化。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仍旧推免40人,新闻学统考无变化。传播学仍旧是大头,而且在小专业招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调剂到传媒、广电。两个小专业招生计划约为2-5人。往年情况见关于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1、2012年复试、录取的说明。
  新闻与传播硕士上线人数与预计招生人数25人几乎一致,但复试仍旧淘汰了几个人。不过录取结果显示招收了31人,学硕有几人被调剂录取。这种“扩招”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2012年实际共招收28个联考和5个援藏,共录取33人,见7号贴。不过当年联考招生计划是25人,因此实际上专硕的计划是约30人。虽然本年联考计划25人,因为本年度没有援藏招生计划,联考便多招了几人。二是生源质量或许稍微好点,再加上本年度专业课难度偏大,出题比学硕偏,学硕题型反而中规中矩,这或许是另一种考虑。一般情况下,新闻学院学术硕士没有往专业硕士调剂的机会,本年属于特殊情况。下一年,专硕出题或会回归正轨。
  7.外国语学院
  与2012年相比,英语专业竞争相当激烈,复试比例几乎1:2。其他专业复试录取情况相对正常,不过与2012年相比,其他语种统考招生名额减少,根据最后统计的情况来看,其他语种推免人数较往年多,尤其是德语、日语专业,详见7号贴。往年情况见关于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2012年复试、录取的说明。与法学院类似,没有划院线的习惯。不过不排除英语专业未来推免增加,统考减少的情况。不过影响相对要小,英语专业每个方向招生人数都比其他语种多很多。总的来看,外国语学院推免力度或有加大,做好心理准备。不过这种力度也可能与推免生的资格确认有关,在9月份推免招生时,考虑到考生会有不来人大就读的情况,倾向于扩大推免,结果大部分都确认了资格,这样会措手不及。
  8.历史学院
  与2012年相比,受本年度开始专业课自主命题影响,难度相对降低。而且本年度开始三个学科分立,专业招生人数和专业命题难度都有所差别。在基本线公布后,学院公布了院线(338)。不过这与国学院今年推免招生未满、招收了个别统考生有关,要满足国学院的上线要求。所以实际上本年度的历史学院院系反映的情况就是专业课较为简单,几乎要达到2009年的水平(340)。根据今年情况,自主命题的难度在下一年将会增加,主要是古代汉语题型的变化以及专业课材料分析、简单题。答题时要写的东西很多,所以在备考时边看书边做笔记,注意积累。对于边边角角的知识点也要留意到,相关专题的论文也有助于理解。
  9.社会与人口学院
  与2012年相比,社会工作学术专业取消,对社会工作专硕招生录取影响不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也取消统招。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无人上线,接受调剂复试6人,且全部录取,与统计学院的保险与精算学专业类似,报考竞争不足。
  10.文学院
  与2012年相比,学术硕士变化不大。
  汉教硕士受专业课影响,压分较严,分数线降低,不过仍接受少数调剂。主要是文学类的学术硕士有部分选择了调剂过来参加复试,如外国语学院的考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关于分数线为何要设置在320,请阅读下文第三点分数线说明中的最低划线原则。
  11.统计学院
  与2012年相比,数理统计专业取消并入统计学,在统计学专业下分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两个方向。此外,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上线人数明显不足,该专业每年计划招收15人(包含推免),统考招生在5人左右,见7号贴。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受招收11个单考生影响,统考生名额相对压缩。往年情况见关于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11、2012年复试、录取的说明。
  12.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与2012年相比,新增食品安全管理专业,也是在学科设置上回应社会需求。较为特殊的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分数都很高,上线人数相当多,而招生人数的大头主要在农村发展和可持续管理这两个专业上,而后两者上线人数不足。因此,一部分该专业的考生被调剂到后两个专业录取,同时还有的被调剂到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
  13.理学院
  物理系和化学系常年接受外校调剂。
  心理学系与2012年相比,新增社会心理学,其实它也不是一个新专业,以前该专业设置在社会与人口学院,后来改成应用心理学转到并组建心理学系了,属于社会学学科内的专业。本年教育学分数线较高,而应用心理学专业复试比例也很高。因为心理学系本年度推免增加,统考压缩,见7号贴。
  14.国学院
  该学院每年均按照一定名额招收推免生,不进行统考招生。由于本年度推免未满额,计划招收35-37人,实际上9月份推免录取了32人,因此还有3-5个名额有闲置,接受统考生报考。不过根据结果来看,由于没有任何复习参照,仅有1人上线录取。而且该院的分数线为历史学线,历史学线为照顾国学院而取整划线,不再降低分数线以满足更多需求。
  15.其余院系略,见6、7号贴

  三、分数线说明
  1.最低划线原则
  何谓最低划线,即某一学科(专业)在划定分数线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专业特点、出题判卷难度、招生计划及上线情况,以一个最低线为基本线划定的参考线。从最近三年来看,根据版主个人的观察,这个原则八九不离十。例如:
  学术型: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最低划线为300。
  专业型: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学院的专业硕士最低划线为330。
  其余学科(专业)划线相对稳定,相差不会太大。
  分析及问题:
  如果学术型划成最低线后,上线仍不足怎么办?有对口的学院会发布校内调剂信息,接受同一级学科内过基本线的调剂。没有对口的学院会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电话通知总分或者单科专业未过线的考生参加复试。调剂与一志愿机会均等。理学院物理化学常年接收外校调剂,淘汰率相当大。
  专业型的硕士一般与学术硕士是对口的,一旦上线不足,会接受同学院学术硕士的调剂。不过要明确的是,像资产评估等个别专业的分数线实际要比公布的线高30到40分。
  本年度新闻学院、文学院的专硕划线就是此类情况,即一旦触及最低线,将不再降低,而是接收同学科内的学硕调剂。这个考虑主要是为确保整体生源质量,学硕竞争相对残酷。
  2.学科(专业)基本分数线说明
  A.经济学 本年度经济学线降低,主要是受财政金融学院影响,专业课压分,见4号贴,该院学术硕士上线比例约为120%。其他院系专业上线较好,基本上满足复试要求。这或许是有些分析者认为的小年。经济学学科内部分院系高分者也较多,如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约10个左右400+,最高410左右。经济学线主要受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这两个学院的管理学专业影响而划定。
  B.教育学 本年度教育学线升高,主要是受到教育学和心理学招生影响。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招生回归到2011年状态,理学院心理学系推免增加,见7号贴。
  C.历史学 本年度历史学线受各学科自主命题影响,难度均略有降低,比较重基础,各专业均有不少高分。
  D.管理学 本年度管理学线降低,主要受商学院影响,专业课压分,大多数在100上线,个别110+,数学过140的也很少。见4号贴。管理学学科内其他院系的专业高分者很多,如农发院农业经济管理,5个左右400+。管理学线主要受到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这三个学院的管理学专业影响划定。
  E.专业学位 本年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等学院专业硕士上线较好,分数线升高。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受专业课压分影响,出题稍难,分数线降低。
  F.分数线只是一个参考,而且每个学科线内又涉及到好几个院系专业。对于考生而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基本线+20分以上为自己的复习目标,不要去关注某某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是多少。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把自己的特点、特长、优势展现出来,得过且过的心态会阻碍你进一步提高。有了目标就不会再去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因为还有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不少专业都会有二战、三战的考生,对于应届生而言,尤其需要多加努力,给自己放水就是给别人更多的机会。

  四、其他情况说明
  1.回流与再造
  自2010年开始,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分野以来,其招生规模明显扩大。专业硕士一方面是为了给社会人员回炉再造的机会,也是对职业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本年度所反映的情况更为严峻,如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自全国硕士招生扩招后,其水准明显下降,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对早些入职且为本科学位的人员产生了很大压力,尤其是在升职上,单位会优先考虑学位较高的人员。因此,为缓解这种压力,一些单位(主要是机关单位)开始加大委培生选拔力度,即选派部分人员参加研究生考试,停薪留职,待毕业后回原单位。这样与后来以硕士学位入职的人员形成平起平坐的地位。此外,一部分企业、公司的职员也迫于升职压力及长远发展的考虑,选择回流到学校再造。专业硕士其两年制、论文加实践的特点,成为大部分人员的首选。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员报考在职硕士,但毕竟在职硕士的专业设置有限,学费也很高。相信这种情况在未来会成为部分院校扩收的一个来源,专业硕士的学费也相对较高,有的一年好几万,而且奖学金不会覆盖全部学费,考生要缴纳大部分学费。这点成为不少考生面临的难题,而学术硕士基本上是全额奖学金。
  因此,考研与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旧是回归社会,所以请各位考生在选择考研这条漫漫路时,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学习重方法
  A.书本是基础,不遗漏每个角落,理解并记忆。
  B.真题是帮手,认真分析研究,适度做预测。
  C.笔记是必要,自己动笔总结,考试一气呵成。
  D.经验是参考,取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
  E.忌囫囵吞枣,忌按部就班。
  3.理想的新生
  与时间赛跑,是每个人生命的旅程。当面对一次又一次蜕变时,花些时间去思考、去阅读、去感受。理想永远属于未来,现在要做的是用时间来证明所作所为有意义。放飞吧,未来的RUCers。

  后续或有更新,欢迎指正。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