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画中枯树意象演变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中国画中枯树意象演变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2019
期:1
页码:62-67
ISSN:1003-2592
关键词:中国画;枯树;意象;荒寒;生命;精神;写意
所属部门:艺术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ysd-x201901015.aspx
摘要:枯树在中国自古都是诗人画家乐于表现的对象,是传统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对枯木题材的偏爱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文人在其中赋予了对社会与人生的种种体验和感悟,还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中国画枯树题材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注重形似到逐渐抛弃形似,赋予其象征义,强调表达画家情感的演变.在造型上从模拟客观物象转变为主观夸张变形,在绘画技法上也由细致入微的工笔一步步变为即兴事意的大写意,主观的因素一步步增强.枯树题材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物态形式上,而且体现在它们引发的相应的人的悲剧情感的美.寄情于枯树,表达或悲伤、或愤怒、或讽刺、或寂寞……文人画对枯木的描绘并不仅仅是对这一题材的物象进行客观描绘,而是有更深层次的表现,超越了题材本身.
百度学术:中国画中枯树意象演变
语言:中文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怪石.王水清,.美术. 2019, 113-115.
王水清精品.王水清.美术论坛.2007,78-79.
为少数民族书写时代精神——在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一些思考.王水清.美术观察.2017,72-77.

相关话题/绘画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