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阶级与性别话语改写下的教堂空间——1940年前后延安文学中的教堂书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阶级与性别话语改写下的教堂空间——1940年前后延安文学中的教堂书写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2019
期:6
页码:43-57
ISSN:1002-9583
所属部门:文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llypp201906005.aspx
摘要:中国的教堂是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一个颇有意味的空间.西方的教堂是人与神灵交往的专门场所,是一个宗教的神圣空间,但在中国,教堂除了具有宗教意味,更是一个文化冲突频发的空间.这些点状分布的教堂,逐渐成为古老中国的异质景观,并进入现代作家的创作视野.从日记、游记等纪实性文学到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都不乏教堂书写.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堂空间图谱中,1940年前后的延安教堂尤其显得别具一格.1940年前后的延安,文化氛围相对宽松,作家笔下的教堂既具有某种“特殊的情调”,又交织着阶级、性别等革命话语,体现出彼时文艺充满活力的一面.本文以1940年前后延安文学中的教堂书写为中心,通过考察内涵各异的教堂空间书写,勾勒1940年前后延安复杂的文化语境,以及历史延续中文艺与革命的多种面向.
百度学术:阶级与性别话语改写下的教堂空间——1940年前后延安文学中的教堂书写
语言:中文
作者其他论文



暂无数据...

相关话题/空间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