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外文标题:Internet Use and the Elderly's Active Aging in China——A Study Based on 2016 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人口学刊
年:2019
卷:41
期:6
页码:44-55
ISSN:1004-129X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老年人;倾向值匹配;积极老龄化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rkxk201906004.aspx
摘要:本研究在积极老龄化的框架下,使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在微观个体层面分析使用互联网这一行为对老年人的健康、社会参与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主观自评健康、抑郁倾向和社会适应三个指标来测量健康水平;主要使用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参与项目数量来衡量社会参与水平.另外,本文还分析了使用互联网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使用描述统计、一般线性回归和倾向值匹配方法得到以下结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使用互联网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水平,也能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还能够提高老年人整体的生活满意度.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功能越多,各方面指标的正向提升越大.在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中,不同的互联网功能(聊天、看影视剧、玩游戏、看新闻、购物、炒股等)会对老年人的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养老和智慧养老的背景下,应鼓励老年人接触和学习使用互联网,提高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率;为老年人提供接触和使用智能手机的途径;为老年人提供上网培训,使老年人学会使用网络的多种功能.
DOI:10.16405/j.cnki.1004-129X.2019.06.004
百度学术:互联网使用与中国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语言:中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征、规律与前景——老龄社会的人口学基础研究
作者其他论文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婚配模式 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赵梦晗,.人口学刊. 2019, 41(3), 16-27.
丈夫的家务劳动参与和女性初育风险.赵梦晗, 计迎春,.人口研究. 2019, 43(1), 64-77.
流动与女性生育间隔的关系——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靳永爱, 陈杭, 李芷琪,.人口研究. 2019, 43(6), 3-19.
生育年龄如何塑造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行为?.赵梦晗,.人口与经济. 2019, 114-126.
性别偏好对家庭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夫妻视角下的一项实证研究.宋健, 靳永爱, 吴林峰,.人口研究. 2019, 43(3), 31-44.

相关话题/互联网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