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矩之道”对“忠恕之道”的超越及其伦理思维方法意义
外文标题: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Doctrine of Xieju over the Doctrine of Zhongshu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thical Thinking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建强[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期刊名称:唐都学刊
年:2018
卷:34
期:5
页码:43-49
ISSN:1001-0300
关键词:“忠恕之道” “絮矩之道” 儒家伦理思维方法
所属部门:哲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dxk201805007.aspx
摘要:“絮矩之道”是对“忠恕之道”的修正和完善.“絮矩之道”强调恕道优先的原则,明确了人心之间的可通约性,同时,其“三折说”的理论模式是对人伦关系的全面把握.“絮矩之道”表明儒家伦理思维的起点是一种“关系性的个人主义”,其能近取譬的伦理思维过程显示了儒家伦理的普及性.“絮矩之道”使得儒家伦理思维方法更契合仁爱的他者性,也更具平等主义的伦理精神.
DOI:10.3969/j.issn.1001-0300.2018.05.007
百度学术:“絮矩之道”对“忠恕之道”的超越及其伦理思维方法意义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83
浏览次数:83
作者其他论文
传统美德与民族复兴.肖群忠, 杨建强,.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5, 191-197.
中华文化积极的处世之道.肖群忠;杨建强.中国教育报.2015,006.
为孙少平的正直点赞.杨建强.中国德育.2015,8.
论名节.杨建强;肖群忠.伦理学研究.2015,64-69.
论中国梦的“大同”文化根基.肖群忠;杨建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