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教科书体系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秀琴[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7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辑刊
期:02
页码范围:5-1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6198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教科书体
摘要: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以及1979年至今。由于受苏联的影响较大,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概念沿用了苏联的模式,其重要理论工作内容包括苏联教科书中译本的相关呈现以及在其影响下中国人自己开始编写同类教材。而到了1979年之后,更多中国人编写的教科书登上历史舞台,并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出了新的阐释。这一时期既有对政治领袖毛泽东相关言论的教科书式解读,也有受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的影响而作出的新探索,多种因素在这一时期共同发挥作用。
作者其他论文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张秀琴.现代哲学.2002,121-126.
我们如何体认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评介.张秀琴;李志荣.教学与研究.2002,77-78.
理性批判两个阶段:语言学转向和伦理学转向--从《理性的界限:哈贝马斯,利奥塔以及梅莱尼·克莱恩的理性观》中看现代与后现代理性观.张秀琴.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2),71-77.
走出与回归--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逻辑.张秀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5),17-22.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张秀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