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校食堂岗位重构和人员优化探索与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高校食堂岗位重构和人员优化探索与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林建荣[1]冯诗松[2]王祚荣[3]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7
期刊名称:高校后勤研究
期:04
页码范围:11-13
增刊:正刊
语言:中文
ISSN:1672-8882
关键词:高校食堂;营业成本;中国人民大学;支出项目;结构比例;人工成本;人员编制;备餐间;后勤集团;工作岗位;
摘要:<正>高校学生食堂营业成本结构比例中,人工成本仅次于食品原材料,为第二大成本支出项目,在确保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和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特征,按照饱满的工作量和岗位差异性来整合、设计岗位,重构出理想的岗位数目和人员编制数目,实现人员优化配置,对于确保学
作者其他论文



房地产税收政策理论及创新.林建荣.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4),107-115.
高校餐饮员工培训的探索与实践.王志丹;王祚荣.高校后勤研究.2011,60-61.
成立学生大伙食堂原材料加工中心是应对目前困难和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王祚荣.高校后勤研究.2009,92.
新形势下在高校学生食堂推行目标考核责任的思考.王祚荣.高校后勤研究.2008,65-66.
优化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配置推进高等学校事业全面发展.林建荣;冯诗松;张卯.高校后勤研究.2008,78-80.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 优化 比例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