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中的具象性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马少华[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年:2017
期刊名称:新闻与写作
期:1
页码范围:92-93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2295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wyxz201701027.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新闻评论;具象性;感知层;可证;天地之间;文中;具象化;表达观点;圣迭戈;传播范围;
摘要:笔者在本刊2016年11期的《新闻评论中的抽象性因素》一文中曾经写到:评论中需要有抽象思维,以帮助我们超越有局限的具体事物,形成具有普遍性的深刻观点.但是,抽象性思维及其表达所借助的抽象性词语,毕竟会增加阅读理解的负担.从实验可证的规律来看,人们总是对那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以及指示这些事物的词语更容易接受;而对那些已经脱离了具体感知层面的抽象事物,以及指示这些事物的词语更难于接受.
作者其他论文
评论员高明勇的"后台写作".马少华.青年记者.2015,90-90.
环球时报社评中英文版标题的表达差异.马少华.新闻与写作.2013,99-100.
论中国近代报刊通过字号实现的信息分层传播.马少华.现代传播.2011,54-58.
新闻报道要有自己的叙事规范.马少华.新闻与写作.2013,87-88.
理性,至少是知道的更多更细.马少华.新闻与写作.201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