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爱-博爱观念与亲社会行为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向世陵[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中国哲学史
期:03
页码范围:5-1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国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5-0396
关键词:仁爱;博爱;互惠;亲社会
摘要:人的生存离不开爱和互助,互惠的观念由此形成。人我之间的互惠内置了道德的自律,如能落实"将心比心",不但消融了可能的怨恨,而且会产生正面的价值效应。将心比心反映了不忍人之心的自觉、推广与心理学意义的移情作用。移情被唤醒和激发,促成了处于危险境地的孺子获得解救的亲社会关爱,并在一定情景下引向爱人先于爱己。与当代心理学主要集中于亲社会行为研究儿童爱心不同,古代儒者更多关注儿童与父母之间亲爱关系的培育和向普遍性博爱的推广。从爱亲孝慈的个体关爱到爱国爱社会的崇高境界,既是价值内化的表现,也是社会教化的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愿牺牲自身资源的行为。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物类也有仁爱的情感。前人栽树后人...
作者其他论文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向世陵.探索与争鸣.2014,86-90.
张栻的"性善"论说.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9.
陈应润对图书学的质疑和批评.向世陵.周易研究.2014,67-71.
陈献章哲学的"变易"论说.向世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1),5-9,26.
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