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的三个误区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罗煜[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际货币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年:2016
期刊名称:中国金融
期:22
页码范围:20-21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财政金融学院
语言:中文
ISSN:0578-1485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地区;精准性;批发贷款;项目贷款;支付结算;资金成本;农村贷款;
摘要:<正>金融扶贫不能等同于给贫困人口提供贷款,也不能等同于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更不能视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义务2015年以来,金融系统在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论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还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甚至金融监管部门都推出了具体针对贫困人口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普惠金融确实有助于减少贫困,全球范围内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是,在金融扶贫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作者其他论文
金融发展的金融相关比率分析.贝多广;黄为;李京晔.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12.
金融发展的数理与实证分析.贝多广;黄为.当代财经.2005,22-27.
对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分析及其政策建议.贝多广;陈德兵;朱晓莉.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34-41.
货币供给,产出与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从货币供应量目标到通货膨胀目标制.罗煜.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126-144.
犯罪与现代化--法律经济分析的宏观视角.罗煜;冯玉军.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8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