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互联网金融:本质、风险及监管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互联网金融:本质、风险及监管路径
外文标题:Internet Finance:Nature,Risk and Regulation Path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丁玉[1]卢国彬[2]
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100808;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100083;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年:2016
期刊名称:金融发展研究
期:10
页码范围:38-4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ISSN:1674-2265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njr201610006.aspx
DOI:10.3969/j.issn.1674-2265.2016.10.006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银行信贷和风险控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风险;长尾风险;功能监管
摘要: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爆炸式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监管却处于滞后状态.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和金融"二重"属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比传统金融机构更突出,法律合规风险突出,并具有独特的信息技术风险,"长尾"效应加剧和扩大了风险的外部性和破坏性.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风险的复杂性基础上,从功能监管、互联网技术、金融风险、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和监管措施.
作者其他论文



日本农民增收的经验和启示.丁玉;孔祥智.世界农业.2014,6-9,63.
外资进入对我国农业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影响.丁玉;孔祥智.现代管理科学.2014,12-14.
辩证看待流行管理理念.张利痒;魏斯文;丁玉.企业管理.2011,20-2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趋势:1998-2011.孔祥智;丁玉.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103-112.
我国棉花产业供求现状与趋势.丁玉;何安华;汪丽华.重庆社会科学.2012,80-85.

相关话题/互联网 金融 北京 文献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