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
外文标题:Political Values of Chinese Netizens and Limitation of Online Protest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季程远[1]王衡[2]顾昕[3]
机构:[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社会
卷:36
期:5
页码范围:64-87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880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eh201605003.aspx
基金: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
关键词:威权价值观;自由民主价值观;网络抗争;广义倾向值匹配
摘要: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带来了政治价值观的变化,进而重塑着个体的政治参与行为,其中包括网络抗争行为.由于种种限制,互联网并不必然带来网络抗争,个人的政治价值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概率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构造了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倾向得分,然后用广义倾向值匹配估算了政治价值观对批评政府官员或政策和讨论集体行动这两种网络抗争行为的响应函数和干预效应.结果显示,越趋向自由民主价值观,个人拥有这两种网络抗争经历的概率越高,且呈现强化趋势.但是,这种作用具有阚值效应,印自由民主价值观达到较高水平后,更高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带来的网络抗争行为的发生概率反而更低.因此,除了来自政府和体制的外在限制,网络抗争还存在着内生于行动者本身的限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政治价值观对网络抗争行为产生的内在限制.
作者其他论文



发扬五四精神推进民主法治——青年法学工作者笔谈会.王晨光;高鸿钧;徐友军,等.中外法学.1989,28-36.
开展科技贷款与建立中国科技开发银行.顾昕;周大伟.科学管理研究.1986,24-28.

相关话题/网络 政治 政府 科技 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