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的方法论意义与审美认识的转向——以美本质追问的困惑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赠怡[1]
机构:四川文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天府新论
期:04
页码范围:127-133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0633
关键词:大数据;方法论;认识转向;美本质;现代美学
摘要:近十几年来,美本质问题再次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肯定说与否定说长期相持,难分高下。不过,随着大数据广泛地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引起的思维变革为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一是重视个体审美的真实感受性而不是类的普遍性;二是重视审美感受的混杂性而不是精确性;三是重视审美的相关性而不是逻辑因果性。基于上述三方面的思考以及个人审美把握能力的实际情况,现代美学应当悬置美本质这个类似审美中的"物自体"。
作者其他论文
魏晋六朝绘画美学价值的呈现与诗画互补之双向过程的确立.王赠怡.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151.
"无为而治"思想的一种隐喻性言说--再释《易经》"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王赠怡.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8-153.
论"中国梦"作为执政理念的美学化解读的意义和表现.王赠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8),123-128.
意象的方法论意义与诗画互补之美学意蕴的形成路径.王赠怡.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8-123.
“美”字原始意义研究文献概述.王赠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