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的历史沿革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李桂华[1]
机构:[1]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
年:2016
期刊名称:前线
期:3
页码范围:84-86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0529-1445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ianx201603038.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支持
关键词:全国政协;介绍性;统战工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党外人士;五一口号;政治协商;沟通思想;政治学习;界别;
摘要:自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首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举行以来,学界及媒体都开始聚焦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式,并对其起源、发展及创新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但是,上述研究或介绍性的著述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倡导"双周座谈会"的一段重要史实,对新中国成立后"双周座谈会"及"双周协商座谈会"实践的梳理也有或大或小的疏漏,语焉不详.上述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该制度全面、科学认识的形成,且不利于正确把握当今双周协商座谈会发展创新的真正意义.因此,笔者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掌握的资料,对"双周座谈会"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演变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历程重新进行梳理,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各方对于此一问题的重视.
作者其他论文
关于中缅边界谈判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之再认识.齐鹏飞.南亚研究.2014,31-56.
中共对民主党派性质认识的历史演进.齐鹏飞;李桂华.前线.2015,53-56.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逻辑关系.齐鹏飞;张晓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0-64.
1920年陈独秀决意《新青年》"独立办刊"问题之再探讨.齐鹏飞.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128.
媒体互动性的变迁与广告信用的构建.徐莉莉;李桂华;陶娅菲.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52-57.